仁风厚德自当歌_第二十章:自诩庸俗无凌云壮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自诩庸俗无凌云壮志 (第2/2页)

近死亡的经历。

    每次都会让我受益良多。

    每“死”一次,我都会看开一点。

    正因此,我能洞察他们看似正确道理逻辑背后的错误。

    举个例子来说,

    哪怕是在抗战时期,他们都会让和他们一起去当一名杂工,甚至会去当对手国家的的杂工!

    还会美名其曰:“挣什么人的钱不是挣,干什么活不是干,我们要脚踏实地,要活在当下,要现实一点,不要老想着去搞革命,你脑子坏掉啦?”

    ——如果全莱茵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么我们国家也不会走到今天了

    好像这种人哪朝哪代都有,翻开历史书,我总会发现。

    无论是哪朝哪代,都有一群扎根于“现实”的“智者”。

    守旧,不喜欢改变,自认为摸透了体系的规则

    于是便开始像传教士一样,

    像捡到恶魔丢弃的真理碎片一样,到处去宣扬自己的理论。

    和生下来就在水中呼吸的鱼一样

    擅自认为现在这个体系就不会变,

    从来都不去思考关于“水”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改变不了“水”

    鱼儿怎么可能改变水质呢?

    他们到处去宣扬自己的鱼生理论,今天举例出很多过得不错的鱼儿来通过对比的手段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你过得不如那条鱼吧!就算你过的比那条鱼好,也要比过的比你好的鱼,你总是会被比下去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通过对比来突出你的“鱼生”问题:

    “你没有才能”“你没有天赋”“你没有背景”

    “你没有经验”

    “我的意思是你不是不如他好,我的意思是你很难达到他的水平”

    一旦你打心底里承认了

    恭喜你,你也变成了这种鱼儿。

    随着这样的鱼儿越来越多,水质也越来越差!

    他们能做的,只是把水搅混后,尽可能多的去享受相对干净一点的水罢了,哪怕这种水相比于之前的水差远了,哪怕有同胞因为他们毫无底线的争抢水的行为而受伤,随后因为那恶劣的水质而感染,最后死亡。

    他们也不会认为这是自己过错啊,

    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罢了。

    他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就只是在“享用”那些脏水的空闲之余不停的向新出生的小鱼们抱怨:“现在的水儿,比起原来可差远咯!”

    却没有一条鱼去开辟新的水渠。

    也不是没有鱼而去站出来反驳他们!

    用实际行动去打脸他们!

    但可笑的是,他们从来都不会觉得脸已经被打肿。

    他们会觉得是自己的功劳,

    他们会向所有鱼解读你能成功?

    是因为你有天赋,有能力,有背景。

    仿佛这样能给他们一些安全感似的。

    如果加上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一切看起来好像都合理了。很多鱼啊,开心的笑了——

    哦,原来是这样,那条鱼能成功,原来是这么能成功的呀!原来是因为他有过人的天赋/有超强的能力(或毅力)/还有够硬的背景还能坚持那么久才得到的呀。

    那我不如他,是理所应当的呀!

    我还是不要做梦了,老老实实打工去吧!

    什么你说开个小店开饭馆都比我打工挣钱?

    开玩笑,人家开饭馆也是很累的,好吧!而且还需要经商头脑,我没那个脑子,不去担那个风险。

    “我真聪明”

    所以为什么我的那么多工友们喜欢看小说?

    因为小说中的主角可以轻易达到他们自认为做不到的事!

    小说不是写给成功人士看的。

    小说是写给作为分母的他们看的。

    为什么现在小说越来越商业化?魅俗化?

    因为现在写小说是为了挣钱。

    挣谁的钱?

    当然不能是挣分子的钱吧。

    分母只需要看点喜欢的东西,缓解一下疲劳的心灵就好了,不需要动脑子,也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

    就像被一个奶嘴塞住了嘴。

    孩子们咬紧奶嘴,玩的不亦乐乎,也就放弃了思考。

    所以我很讨厌什么样的小说?

    主角永远不会死(物理)的小说。

    主角的性格,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小说。

    充满了迎合时代的各种“G点”的小说。

    这些注定都是沧海一粟,几十年后就会被人遗忘。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

    我们认为伟大的作品,就是抹去了时间的刻度,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始终完成了陪伴这两个字。

    我想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希望诸君与我共勉。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站在报告台上的莫浮低头鞠躬,台下响起了如雷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