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被低估的君主刘邦以及我最爱乳的鲁霸王 (第2/7页)
项羽本纪: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70.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夏侯婴)以太仆从高帝击代,至武泉、云中,益食千户。 7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勃)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 72.史记高祖本纪: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啗豨将,豨将多降者。 73.史记高祖本纪: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这个比较简约,具体战绩以及解释大家可以去贴吧看看刘邦吧的御龙飞扬,链接我发不出来。 这些战绩,极为耀眼,当然可能也有人不知道这个战绩的含金量。 我就简单贴一下项羽的战绩(来自王翦吧) 项羽(23战,5败,6不利) 1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2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3(不利)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 4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5(不利)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6(不利)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 7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8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 9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 10(不利)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11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12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13(败)楚起於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14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 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 15楚遂拔成皋,欲西。 16(不利)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17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 18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19(败)(樊哙)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 20(不利)西汉将军靳强,秦二世二年八月(前208)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钟离眛。 丁义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21(败)围项籍於陈,大破之。 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 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樊郦滕灌列传 击项籍陈下,破之。――傅靳蒯成列传 22(败)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走, 23(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所谓的项羽是23战5败6不利,而刘邦是61战1败8不利。 其次,我来浅分析下这个战绩的含金量。 我把刘邦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阶段是陈胜高峰,围攻大秦,一个阶段是西进入秦,灭掉西楚,一个阶段是扫乱叛军,以及所谓的平城之战,白登之围。 陈胜高峰,围攻大秦我认为没什么好说的,城池的难度有区别,这方面我就算项羽和刘邦五五开。 西征之后,两者的区别就开始慢慢体现出来。 先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刘邦先入,项羽后入。 又有人要说了,项羽遇到的对手不比刘邦强劲?项羽碰到的是大秦主力章邯,刘邦碰到的不就是小小的不知名对手吗? 但是刘邦的属下都是谁,项羽的属下都是谁?! 刘邦受命西进时正值反秦起义处于低潮时期,大非陈胜盛期所能比。陈胜发动反秦起义时,一呼百应,天下云从,陈胜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史无前例的军事集团。 陈胜部向四面八方进军,势如破竹,仅两三个月时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以东除少数据点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不复为秦所控。陈胜部将周文率军克函谷关,直逼秦都咸阳;宋留率军克复南阳郡(今河南省西南部及湖北省北部襄河一带)兵临武关之下。 但以秦将章邯率秦军反击为转折,战局骤变。 周文部败出函谷关,旋即被章邯击溃;陈胜部、吴广部、宋留部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秦消灭;周市、魏王咎、齐王田儋均战死。原先光复地区重又失陷,秦军的打击锋芒直逼新立未久的齐国。眼看反秦大业就要毁于一旦,这时项梁崛起于江东并接受陈胜印信,于二世二年二月渡江渡淮而西,给气势正盛的秦军以迎头痛击,抗秦事业复振。 项梁部在襄城(今河南襄城)、亢父(今山东济宁一带)、东阿(今山东阳谷)、濮阳(今河南濮阳)、雍丘(今河南杞县)连胜秦军。 不久,因连胜而轻敌的项梁又被得到增援的秦军杀败身死。重创楚军的章邯以为楚将一蹶不振,便移师河北;攻下赵都邯郸后,秦军将赵国君臣围困在钜鹿(今河北平乡)城中。反秦诸侯都意识到钜鹿战场的重要性,纷纷向赵国派出援军。楚国也派出了以上将军宋义为首、项羽为副的主力部队北上救赵,并同时安排刘邦率部西进攻秦。此前,刘邦正与项羽合兵攻击陈留(河南杞县西北),因项梁败死,刘项回撤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原先收复的疆土重为秦军占领。刘邦西进的出发地为砀(今安徽砀山)。 这是此时的大背景。 看起来和刘邦没啥关系,当时最耀眼的主人公其实是章邯和项羽。 此时的刘邦只是个长者罢了。 受命后的刘邦,其前途与陈胜时期的周文、宋留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数上,刘邦出征时大概只有几千人,即便得到魏将皇欣、武蒲之军,又倂刚武侯之军四千人,其过高阳(杞县)时人数不足万。 其部众之少,显然不足以完成灭秦重任。为此,楚怀王给刘邦的权限是“收陈王项梁散卒”。其时,不仅当年周、宋走过的地区被秦军重新占领,守御得到加强,而且早先一呼百应的局面也不复存在。 (参见《高祖本纪》、《郦食其陆贾列传》。另《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称:“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表明刘邦出兵时的人手确实非常有限) 更为棘手的是,刘邦的使命还不仅仅是西进。 当时楚都彭城在左近之地都有秦军驻扎,彭城西面的栗(今河南夏邑),北面的成武(今山东成武)、昌邑(今山东金乡)、安阳(今山东曹县)均为秦军掌握。对楚之根基彭城构成严重威胁。如果楚国只考虑援赵及西征,其自身安全就没有保障,这个问题,楚国君臣应有所考虑。从刘邦受命后的战斗历程来看,保卫楚国安全的重任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刘邦部承担的。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刘邦不可能率先入秦。 但是呢…… 为什么能完成,就有我来逐步介绍。 先给大家看个路线,依《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综合有关传记,刘邦的战争线路大致如下:发于砀——至安阳、成武——至亳南(今河南商丘东南)——至成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