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宰之召唤诸天_最被低估的君主刘邦以及我最爱乳的鲁霸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被低估的君主刘邦以及我最爱乳的鲁霸王 (第7/7页)

  实际上,汉灭赵之战的过程是,韩信与曹参受刘邦的命令,先破代国,杀夏说,把赵国的注意力转向赵国北部,派韩信与张耳在井陉设疑,利用地理优势吸引赵国的主力,刘邦自己亲自率趁虚直取邯郸,当赵国失去邯郸,襄国危急,陈余进退两难,此时韩信与张耳出井陉,攻杀了陈余。赵王歇逃到襄国,刘邦与张耳、韩信南北夹击襄国,攻破襄国会合,杀赵王歇,平定赵国。后来汉军又平定了巨鹿、常山郡,招降了燕国。

    刘邦起于秦地,项羽起于楚地,魏、赵都是战国时期与秦楚并列的强国,此二国归属哪一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楚汉双方的实力,汉军灭赵,楚国争夺赵国失败,这是才楚汉战争的最大的转折点。

    项羽争夺赵国失败,司马迁为了不影响项羽的英雄形像,项羽在汉二年六月至汉三年六月,整整一年内项羽的行踪都没有记载。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给读者的感觉是项羽虽然“战无不胜”但越打越弱,地盘越打越少的原因,不是项羽没有败仗,是司马迁没有记载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大局已定。

    大决战也即将开始。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趁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101-102]约韩信从齐地(山东),彭越从梁地(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

    其中,固陵之战应该是胜的,而不是百度百科中的大败而归。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义)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灵常)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徙为汉大夫,从至陈,取韩信,还为中尉,从击布,功侯,二千户。

    接一下便是最终决赛,项羽也即将落幕。

    陈下之战(胜)

    《樊郦滕灌列传》灌婴“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

    垓下之围(胜)

    【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走—项羽抛弃军队虞姬都不要逃跑,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

    其中,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能轻易夺回韩信兵权,这代表着什么,相信众人心中有数。

    总之,在刘邦灭掉西楚的这一阶段,是刘邦战略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的削除异姓诸侯王、各方平叛我就不多加赘述,接下来一个重点便是刘邦和莫顿直接的较量。

    讲道理,冒顿的智力政治远大于项羽啊。

    先来看看此时的匈奴,冒顿带领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北则征服了浑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了楼烦(今山西省)及白羊河南王之辖地,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占有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成为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

    这势力不是后世的匈奴能拿来虽随便碰瓷的。

    东汉时期的匈奴,能拿出个万余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像什么窦宪,讲道理奥,当时的匈奴又是分裂,又是天灾,最后还需要靠他的副将耿夔八百破三千,奇袭五百余里。

    反正前期,刘邦是吊着韩王信和匈奴锤。

    白登之围(平城之战)大破韩王信匈奴收复丢失的太原

    54,晋阳之战(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夏侯婴)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

    55,平城之战(平)

    史记高祖本纪: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

    56,句注北之战(胜)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夏侯婴)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

    有一说一,前期的几场野战确实是刘邦吊着冒顿。

    不过冒顿的智力明显高项羽,一招示弱让刘邦掉以轻心,最后被围在白登山之上。

    不过有一说一,这场确实不能算败。

    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首先刘邦和冒顿谁也拿不下谁,最后还是让刘邦走了。

    当然冒顿的四十万大军肯定是有水分的,这是毫无疑问,但刘邦手上,据说不到一万。

    其次刘邦完成了自己的战略任务。

    其实,白登之围,从结果来看,没有失败。

    大破韩王信匈奴同时收复丢失的太原!

    而刘邦能走出去依靠的是陈平的计谋和之前他没有被俘虏的统帅!

    所以这凭什么算失败呢?

    结果来看,两者五五开,甚至是刘邦略胜一筹,从战略来看,刘邦导致自己被白登之围,算输给冒顿,但是从战术来看,不到一万挡下至少几十万大军七天,守城能力,可见一斑。

    至于为何冒顿放过刘邦一马,当然不止是营销号宣传的那么简单。

    当然不可能是陈平简简单单贿赂他老婆,要知道,冒顿狠起来,连他老爹都杀。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不得不提,刘邦作为混混的最大的缺点,容易得意忘形,容易得意忘形使得刘邦获得两次所谓的大败,彭城之战和白登之围。

    但这却能体现出刘邦作为皇帝的最大的优点,他知道错他会改,而不是像项羽那样,自高自大!

    不管是刘邦在入武关之前听张良所言稳妥行军,抑或是打下大秦之后的约法三章,甚至是后面的听信萧何许诺韩信大将军职位,白登之围之后他也能立刻尽斩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提出反对意见的刘敬,封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

    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完人,但是刘邦能成为君主上的完人。

    难怪他能受到后世无数皇帝的尊敬,石勒啊,朱元璋啊,李世民啊,无数皇帝都认为刘邦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现代人不认为,拿着自己的自以为是理所当然来质疑刘邦……

    悲哉!

    这可能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描写刘邦。

    尼玛,从晚上十点半搞到凌晨四五点。

    我没有签约,读者少,但无所谓,我想搞出我自己心目中的历史。

    这篇文章大家都可转载,我没有意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