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1章 真是新鲜事啊 (第1/1页)
这股旋风,马上就吹到了长安的许多角落。 许多人还认出了肖岩。 肖岩转了两圈。 之后,二十五辆车,不再一起行动。 各自将他们拉到了办公地点。 “肖大人,小的以后就负责您每天上下值接送,早上先将您送过来,我再去拉其他的活。” 肖岩愣了一下。 “每天接送?” “是的,这是我们许经理吩咐的,说是村长要求必须这样做的。” 这肖岩,以后就是高级经理人了。 怎么可以不配车。 不仅要配车,还要配司机。 关键就是,这还能起到宣传的作用。 所以,陆尘十分的重视。 将他的一些重要任务,都给安排下去了。 这东西,不适合远距离出行。 比如长安到大河村,还是坐马车快。 要人拉着跑几公里,还真快不了。 但是,在城内,距离不用那么远,跑起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自然快了。 “好,那就多谢许经理,还有村长了。” 肖岩答应了下来,既然是陆尘要求的,一定有道理。 “肖大人,这是什么东西啊?” 刚刚车拉他来的时候,许多人看到了肖岩从那车上下来。 “哦,我们大河村新开发的黄包车,坐这车过来,拉着跑的很快。” “我若是自己跑过来,肯定一身汗,还要喘气,可不能马上办公。” 肖岩清楚,得推广出去。 “肖大人可真厉害,这车得不少钱吧?” 又有人问了,来这里办事的,许多是家主,有钱人。 肖岩则说道:“车是不少钱,但是,坐车不用多少钱。” “拉不远的路,几文钱一趟。” “我包了早上上值,到下午下值,每天就十来文钱。” “这东西,关键速度快,若是下雨,还有遮雨的棚子。” “我经常要带着资料,担心丢了,或者淋湿了,有了这车接送,就不担心了。” 听的有几个人。 当场就震惊了。 一个说道:“只要几文钱就能坐一趟,那你怎么叫他们,难道在你家等着,专门拉你?” 肖岩是经过培训的。 昨天就有人将介绍的说明书给他看了。 “这有长包,长包就是直接住你家,你要用,随时可以用。” “另外,还有一种长包,就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给你拉,其他的时间,他们会在大街上的一些路口,你需要了,坐上去,告诉他到哪里,就拉你到哪里。” “我就是第二种长包,每天固定两趟,若是不需要,提前一天跟人家说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以后出来逛街,或者带太多东西,可以直接在街边上叫一辆,让他们拉着走。” “听说,大河村,马上就会生产很多,以后主要街道,路口,都有这些车,要车,叫一下车夫就可以了。” 这下,很多人听懂了。 原来还能这样。 “大河村可真厉害,这都能想的出来。” 其实,陆尘此时还在开发公文包。 没错,坐黄包车,手里如果拿着一个公文包,那才有排面。 其实,公文包,不难做。 陆尘已经请了许多裁缝,并且弄来很多草原的牛皮。 草原的牛皮比较便宜,平常他们也不怎么运到这里起来卖。 现在,双方有了贸易。 但是,草原人一直都是贸易赤字,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很快变穷,从而南下侵略。 故,陆尘开发牛皮公文包,可以增加进口他们的东西。 这样,如果交给一两个部落,至少能拉拢两个部落。 以后,陆尘他们的重要人物,出入哪里,都要带着牛皮公文包。 很快,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都会成为一种时尚。 黄包车,不仅要配公文包,还要配遮阳帽。 可惜没有墨镜。 否则配上墨镜就更好了。 这些东西,都是商机,陆尘在开发黄包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了。 短期内,陆尘不想卖车给人力车夫,让他们拉车。 就是后世那种交租金,自负盈亏,或者干脆买车,自己干。 这个时代,还是有组织一些比较好,至少不容易被欺负,至少不敢不给钱。 当然,有些人也会私藏客人的钱,比如给你十文,你只上交八文。 故,陆尘还是要给他们制定业绩目标。 每个月必须交多少,多出来自己留着。 如肖岩这样的第一批乘客,还有许多。 他们也被围观。 上下班有专车接送,这肯定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一些大官,上下班有轿子,或者马车。 轿子,需要最少四个人人抬,而且速度慢。 马车在城内,同样很不方便。 一旦有急事,轿子想快也快不了。 而这黄包车不一样,速度十分的快。 当然,一些人会觉得不体面,毕竟黄包车直接暴露了。 一些大官,喜欢保持神秘感,不想被人看到。 所以,出门坐轿子,可以将帘子拉下来。 但,黄包车,可能就没有那种神秘感了。 不过,这对于一般的官员,还有各大世家的一些人,他们完全不在乎这个。 上下班有人接送,这会成为新的风尚。 一些人,已经开始考虑长期订车了。 就预定上下班的固定时间。 也有人想要买一辆车回去,再雇一个人长期拉车,这样到哪里都有车了。 车行的车夫拉完人,就散开了。 他们刚散开,在路口等客人,就一堆人围上来。 这些车夫,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然后开始跟他们解释。 这也是推广的一种方式。 大部分的车辆被围住。 而小部分的车辆,有人要体验一下,开始拉车。 车,开始在长安城里面跑了起来。 这一辆辆车,就是一个个活动的广告。 加上,许多情报人员,故意散播消息。 顿时,长安城里面很多人就知道了。 就皇家酒楼,皇家钱庄,这些地方,一般都有车辆在等候。 “真是新鲜事啊。” “这车方便多了,不知道哪里有卖。” “这车,灵活,快速。” “这车,比坐轿子快太多了。” “轿子,要养四个人,还有大的要八个人抬,这个只要一个人。” 钱庄内,人来来往往的,许多人都在那议论着。 而此时,早上的太极殿内,李世民刚上朝。 几个大臣就上奏。 “陛下,这大量的农民抛荒,动摇国本。” “陛下,修路导致人心不古,田都不种了,请陛下下旨停止修路。”这是很激进的人喊出来的。 “陛下,应该暂缓修路,一次只能修十里。” “陛下,修路,劳民伤财,难道陛下要做隋炀帝第二吗?” 一群人,群情激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