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3章 等着农具大卖 (第1/1页)
“陛下,如此有失公平,有些人家,土地多,这要买农具,恐怕要数百甚至上千贯。” “那么多钱,谁能一下子拿出来啊。”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说的好。” “既然那么多土地,收入也多,不挥霍掉肯定够买了。” “不过挥霍掉也没关系,可以卖掉一部分土地,刚好还有很多人没有土地。” “当然,这买卖自由,朕也不会干涉,还可以拿着土地去钱庄贷款,不用卖土地,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难道,朕帮他们提高粮食产量,这也有错吗?” 那大臣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没钱不是理由。 你那么多的土地,跟我说没钱。 李世民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钢材水平也起来了。 农具,不再那么贵。 而且,要发展各项产业,就需要有工人。 所以,要解放农民的生产力,让更多的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来干其他的事情。 李世民这一招,谁都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众臣,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李世民。 反对李世民的政策,就是不想让粮食产量提高。 不想让粮食产量提高,就是其心可诛。 李世民心中再次暗喜。 平常,被你们骂,朕忍了。 现在,是时候好好的教训你们了。 李世民又开口说道:“这水泥价格高,修路成本大。” “谁家的土地多,就多出人手,这没毛病吧?” “谁能先将人手召集起来,或者直接出钱雇人,都可以。” “那么,规划好的水渠就先修,水泥的钱,朝廷全部出了,人手就应该用水的人来出。” 众人心里苦啊。 这样下去,他们还持有那么多土地干嘛? 现在,还要提高农民的待遇。 加上,买农具,现在还要出人去修水渠。 这是一笔庞大的负担。 可以想象,以后土地的价格还会跌。 至少,现在没几个人敢买入土地。 这些官员,他们大部分都是世家,家里的田很多。 现在,土地的价格暴跌,他们的资产自然要缩水。 最重要的是,支出增加了。 一些人还想用什么理由。 但是,现在找理由,再怎么找,也找不到攻击李世民的理由。 更没有理由要求停止修路。 李世民心中想着:陆兄弟,老哥我够义气,你就等着农具大卖。 李世民这一招突袭,还真让他们没有任何办法了。 接着,李世民给他们上课。 上民生课,让他们如何的要爱护百姓。 爱护百姓,不能光口头说说,而且还要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李世民用修路的工人跟有地的农民,做对比。 对比之后,肯定是有地的农民收入更高。 所以,修路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就不成立。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次朝会,李世民大大的涨了一口气。 教训了大臣,半个多时辰,李世民让王德给他送茶来。 等李世民等茶水的时候,这些大臣此时才有时间思考,也才能静静的思考一下。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戴胄行礼,然后说道:“陛下,如今正是农忙时候,这水渠,能否暂缓。”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可以暂缓,工部先规划出路线来,然后将土地是谁的,应该出多少人,应该拥有多少农具,都报给朕,朕要亲自关注此事。” “增加粮食,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众卿家,也应该多上心。” “另外,工部应该节奏快一些。” “另外,来修路的,出人的时候,也必须出工具。” “如果连工具都不买,就是不想提高产量。” “若是实在没钱买农具的,不要紧,朕先帮他们出钱了,一家最多三把农具,等粮食收成了,再还给朕。” 这,什么理由都堵上了。 李世民帮出钱,只能帮普通百姓。 大地主要也可以啊,朕免费送你三把锄头,好不好? 用一户来算,普通百姓,肯定是够了。 众臣,又是一愣。 修路还要出工具。 出人出工具,不买也可以,那我水渠就不修过去了。 这些地主可不舍得。 一条水泥修的水渠,对粮食增产作用非常大。 所以,他们不能接受。 这水渠必须修,你要修,那就要买工具。 现在土地价格已经暴跌了,你修了水渠,还能涨一点上来,起码不会再暴跌。 今天李世民也说了太多话了。 喉咙都有些哑了。 “退朝,后面三天,不上朝,诸位爱卿,尽快将事情落实下去。” 李世民要休息了。 今天李世民十分的高兴。 到了后宫。 “观音婢,今天当浮一大白。” 想到今天让众臣哑口无言,乖乖的听训,李世民就激动的不行。 “陛下,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妹子用迷离的眼神看自己。 这种成就感别提多高了。 李世民喝了一口送上来的茶,然后说道:“朕,今日一人独对所有大臣,说的他们哑口无言。” “众臣,本来,一群人约好了,一起骂朕。” “朕当时只是笑看众小丑将所有的招式都用出来。” “等他们骂完,朕就轻描淡写,几句话...” “众大臣,顿时就没有攻击目标...” “后来,他们又想出了开辟新的战场...” “朕,岂容他们撒野,有几句话...” 李世民绘声绘色的跟长孙皇后说。 这长孙皇后听了也是激动不已,变成了双眼放光的小迷妹。 李世民更加高兴了。 “观音婢,你是不知道啊,众大臣很想反驳朕,奈何他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没有一个能打的。 没错。 李世民说了许多话,又将茶给喝完了。 这次,李世民不知道可以吹多久。 许多大臣,下朝之后。 急忙的往家里赶。 “快点,快点,再快点。” “怎么那么慢。” “快,那么慢,养你们有什么用。” “跑起来。” 许多官员,急着回家。 他们焦急的掀开帘子。 却发现有人坐着黄包车,从他们旁边快速的跑过去。 这些官员,有坐轿子的,也有坐马车的。 但,不管是哪种,都快不了。 城内,是不允许马跑起来的。 而黄包车就没这限制,可以小跑起来。 这些官员,知道土地价格还会继续跌。 而且,可能农具的价格会涨,也可能农民还会继续跑。 因为,接下来的一些政策,会导致一些产业持续缺人,需要提高农民的待遇。 他们急着回去,回去之后,安排好自己家的地产。 结果,这轿子还有马车都太慢了。 他们焦急无比。 终于,一些人回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