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子_第一章 第十节 铁路巡道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十节 铁路巡道工 (第3/7页)

成了不少的损失。”

    炳坤心想,熊应该是一个冬眠动物,当下已是深冬季节,从山上下来到村子里,偷食蜂蜜?难道狗熊不冬眠?

    正相间,听大春说:“半个多月前,政府在附近山里剿匪,交战区域比较广,可能,正在冬眠的熊被枪声惊醒了以后,饥渴难耐,就下山偷食了。”

    野口点点头说:“嗯,有这种可能,熊在冬眠的时候,新陈代谢也是比较快的,惊醒以后,便会四处寻食,那照你来说,我们的损失应该是极大的。”

    大春说:“是的,我们的损失非常大,120箱蜂,只剩下了17箱。熊,把蜂箱打开取蜜食用,这一箱蜜蜂便全部都冻死了,实在是可惜。”

    野口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唉,我们会有好收成,谁想到却遇到如此,难堪之事,我们只好从别处再买一些蜜蜂,看看春繁(春天加速让蜜蜂的蜂群繁殖,由初春的一箱蜜蜂几千只迅速达到三、五万只)以后,能否有好的补救措施?”

    野口又问道:“剩下的17箱蜂的蜂王的蜂龄是新王吗?”(新王的产卵能力才是最强的。三年以上的蜂王的产仔能力降低,一般都会尽早换王)。

    大春说:“是的,都是入秋前更换的新王。”

    野口说:“只要蜂王的蜂龄低,明年开春以后,我们加把劲,还是有可能追回损失的。”

    野口转头问炳坤:“蜂子,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蜂子:“我马上去蜂场看一看,回来,再回复您。”

    野口头点点了,脸上浮现出满意之态。

    蜂子退出来,来到蜂场。

    蜂场摆放在院子北头约摸200米左右的开阔地,蜂场的东头挺立着十几株白杨树,这十几棵白杨树之外,西侧一片开阔,每个蜂箱都摆放在高地三尺高的筑台上,蜂场四周也围着木栅栏,南边摆放一些零七八落的蜂箱残板。

    蜂子慢步走近每个蜂箱,附耳上去,仔细地听蜂箱内的动静。

    听完每一个蜂箱的箱内声音之后,蜂子瞥见残板一边摆放一个工具箱,内有锯、锤、钉子等物件,炳坤索性脱去外衣,在远离蜂场的一个角落里,开始修补起被狗熊破坏的蜂箱。

    野口他们聊到天色将黑,一起到蜂场,见林炳坤正干得热火朝天,待走近,发现他已经修补好十来个蜂箱。

    一口小锅里有刚刚化成一团的蜂腊,这些蜂腊是蜂子从被狗熊毁坏蜂箱里的蜂巢清理出来的。

    野口说:“蜂子,已经开始工作了呀,嗯,干得不错,修好这么多蜂箱,还炼了这么好的蜂腊,又节约了不小的开支,看你修的蜂箱又好又快,你的木工活也很好呀,跟谁学的?”

    蜂子停下手里的活,稍微拍拍手,站直了身子回答:“我自小跟爷爷长大,爷爷养了一百多箱西方蜂蜜,除最早的十二箱外购以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有时他会叫我做帮手,因此,略懂些木工基础。”

    野口:“非常不错,我看,你的斧头功夫可不一般,比划好后,几斧子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可能需要精准判断,手法也得跟上才行,这可是日积月累的纯技能。哦,你对这个蜂场被破坏的蜂箱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呀!”

    蜂子:“如果野口先生准备多停留二日,我会努力对这些损毁的蜂箱尽力抢修。”

    野口:“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停留两天,你不要太过劳累,你的主业是铁路巡道,是你的要务,不可因为抢修蜂箱而本末倒置。”

    蜂子:“是。”

    说话间,天空又开始飘落雪花。

    两天来,蜂子不仅修好了被狗熊损坏的蜂箱,还把蜂场中有关木工的杂活也干了一些。

    他一个人,也不说话,只是低头干活,累了,就回屋休息,休息的时候,会闭上眼,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每次半小时左右,准的跟钟表一样。

    防熊坑一天就完成了,在蜂场周边利用自然环境,首先设置障碍,在合适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四壁陡立。

    约莫晚上十一点钟,闻听一声巨响,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听到熊发出的吼叫声和挣扎声。一群人急急赶到防熊坑边,见坑内陷一只体长两米多,一身黑亮的长毛,体态肥硕,正在前爪刨抓坑壁,见人们围拢过来,显得更加狂躁不安,猛烈地往坑上冲撞,但无论如何冲撞,显然依一‘熊’之力是无法上来的。

    于是一行人就说:回屋睡觉吧,等它在坑内折腾到天亮时就没有力量反抗时,再进行捕杀,得一张完整的熊皮,并让人备下一个大绳套。

    第二天一早,坑边就热闹起来了。

    早早就有人备下一条长约二十多米的粗绳,在绳的一头打了个活扣,探下抗去,套住了那头大熊的头脖,只等主家来到,就往上提拉,那熊仿佛已知末日将来临,安静地趴卧着,一动不动。

    二个精壮乡邻怕绳被熊脱开,紧紧地拉着绳子,确保绳扣牢牢地拴在熊的脖子上。

    野口跟大春来到坑边,周边有些沸腾,人们越围越多,私下里翁翁的私议着。野口冲大春点了点头,坑边瞬时没了声响,大伙的眼睛都盯住大春,看他怎么指挥。

    大春在人群中找出八个人,让人们跟在提绳子的两个年轻人身后,还让最后一个壮汉把绳子从一棵大树绕一圈,并叮嘱大伙,拉紧绳子说:大伙别拉,别松,熊高六尺,坑深两丈,只拉够八尺绳子就够了,可别拉多了。大伙齐声说好。

    随着坑口大喊一声起,十人一起用力,协力拉绳,估摸拉直,坑里一响不响众人皆纳闷,坑下怎么会没有声响呢?

    绳子拉起约摸六尺时,坑内突然有力量往回拉,大伙急往回拉,这劲一使,就使大了,那熊忽地窜了上来,拉绳的十个人竟全部摔倒在地,那熊上得坑来,冲东南方向的人群冲去。

    人群一惊,闪开一条路,那熊拖着长绳,往村外狂奔,摔倒地十个壮汉领着人群追熊。跑出两里路,发现了套熊的绳子,众人见追之不上,就各大自回家。

    蜂子站在坑边,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狗熊,狗熊猛地窜上坑口的一瞬,他就愣在那儿,心想,如此巨大的身躯,在奔逃时竟会这样的迅捷。

    正愣神呢,有人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是野口,忙说:“野口先生,对不起,坑挖得浅了些。”

    野口笑而不答,带头往回屋,并示意蜂子跟他回去。

    回到屋内,野口笑着说:“没想狗熊这么大吧?”

    蜂子:“是的。”

    野口:“你能用一个坑就陷一只大熊,是很不了得的,至于又跑了,那里拉绳子的人太过大意,没有组织好。再说,熊也是一条命呀,用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话说,‘阎王爷还不想收他呢?’我们在此地再住三天,然后过江去朝鲜。”

    野口坐下来说道:今天没有别的杂事,我们谈谈工作吧。

    交谈中,野口发现,蜂子虽然入职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对巡道工作已略知大概。

    加之前非常详细地阅读过《铁路巡道工工作手册》,在工作上,野口竟无法再说详说更多。

    野口发现这个中国小伙,对事理似乎有种很特别的理解方式。但凡是需要掌握的,一定会下十倍、二十倍于常人的精力去揣摩,练习。就日常的巡道工作来说,有些人要教很长时间,要点也一定能记牢。

    蜂子不同,他不仅能记牢,还能遵行。更重要的还是会揣摩前因、后果。

    就拿铁路钢轨上的‘白光’来说,他能结合天气、‘白光’第一次发现的日期、‘白光’明显扩大的准确时间,以及‘白光’位置是否是转弯处的受力点等等外因去思考会不会有内部的变化。

    野口认为蜂子是个好学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