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煤老板啊_第八〇章 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〇章 鱼 (第1/3页)

    马景澄让欧阳信凭找来安全帽,让他带自己去采石场看看。

    攀州,一般私人不能有小汽车,但是西凝水泥有大卡车。

    几人坐着大卡车,一直往西开。

    几公里外就是采石场。

    这是一座靠江边的石山,攀州官方希望将其移出,从而变成可以建房的地方。

    攀州众多需要石头的厂子,都在这里拉石头。

    西凝水泥拥有十来辆汽车,不过都没有上十吨。

    红风汽车厂十吨以上的汽车,最近才生产出几辆,红风P30十八吨,应该是国内首家十吨以上的民用车辆了。

    马景澄需要这种拉得多的车辆来为自己拉东西。

    不过,即使没有,也没关系。

    这个年头,是可以承包军用飞机来货运的。

    到时候,直接包飞机来运货。

    很可惜的是,攀州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真正的民用机场。

    倒是有一个小机场,但春冬两季经常大雾弥漫,经常关闭,严重影响攀州的发展。

    听说州里早就有新建大型机场的想法,地址都选好了,一直没来得及将文件往上递交。

    人们出行的方式还是客轮和火车。

    一路风尘仆仆。

    这儿的路,基本上不是水泥路。

    汽车经常跑,跑一段时间,路面就会车险坑坑,司机就拉一车石头填上。

    由于填石头多了,路上基本都不积水,车一过就有灰尘,即是雪才融化没多久,都有灰尘。

    还未到采石场,远处就传来爆炸声。

    欧阳信凭解释,这是采石场的爆破工人在用雷管开山。

    车子停下。

    马景澄等人走下车。

    打沙机,碎石机,轰隆隆地响着。

    工人们灰头土脸,一个接着一个往机器里倒石头。

    整个采石场,只有一台癸境、甲州矿山机器厂的W4-60型挖掘机在工作。

    欧阳信凭解释:

    “挖掘机早就更新换代了,厂子一直没钱,购买了各种运输和生产设备之后,就没钱买自动的机器了,要不然可以节省很多劳动力的。”

    “这些沙子的销量怎么样?”

    马景澄看着一堆一堆的砂石问道。

    “还可以!”欧阳信凭回答,“来买水泥的人也需要粗砂,我们顺道也就做了。”

    “是你们帮着运输吗,我看好像有好几辆车都在装沙!”

    欧阳信凭朝着那些装沙的拖拉机和汽车看去,笑道:

    “他们也是闲置的,以前我就想搞从生产再到运输的服务,所以买了这些车,就一直这么做了。”

    马景澄点点头,“除了必须要生产水泥的车,其余都停了吧,我看,水泥没运输,装沙的车倒是不少,我估计,他们是在你这儿买沙,别的地方买水泥。

    停了吧!”

    欧阳信凭:“您的意思是,砂石也不卖了?”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马景澄扭头,看着欧阳信凭:

    “砂石也要加快生产,我需要大量的砂石,以后凡是来买的,都不要卖了。”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咯。”

    马景澄向着碎石机那边走去。

    中年妇女,面黄枯瘦的男人,衣服破烂的少年,还有一些只能坐着干活的老人。

    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可又无可奈何。

    察觉马景澄神色的变化,欧阳信凭大声喊道:“负责人过来啊!”

    其他人手里的活并没有停下,而是用一种很特别的眼神看着他们眼前这些戴着帽子的人。

    一个男子小跑着过来,头上被石粉染得灰白。

    “哎,老板你找我?”

    欧阳信凭指着捡石头,端石头的小孩和老人,“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不要让小孩子和老人来工作,出了事情,我们担不起责任啦。”

    欧阳信凭拍拍手,余光瞥向马景澄,他那表情,显然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

    负责的男子眼珠子在欧阳信凭和心不在焉的马景澄身上来回转动,愣了一下,扭头看一眼,那些还在用奇特眼神看向这里的人。

    这才开始说道:

    “老板,帮帮忙,不要赶他们走…”

    “好了,就这样吧,让他们注意安全,不要太过于卖力,安全为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不要赶他们走!”

    马景澄终于说话了。

    欧阳信凭赶紧接上,“听见没有,要注意安全,所有人都要注意安全,知道了吧?”

    “哎~”负责的男子点头,又用疑惑的眼光看了一眼马景澄,这才走开,“我就这跟他们说。”

    负责人过去时,很多人都站了起来:

    “是不是要赶我们走了?”

    “哎哟,你再跟老板说一下哈嘛,不要赶我们走。”

    “别看这几个孩子年龄小,很多大人干活还不如他们,不会偷懒嘞!”

    …

    负责人扭头看了一眼马景澄,以及一脸愉悦的欧阳信凭,说道:

    “放心,不会赶你们走,老板说了,让你们干活嘞时候,小心点,不要砸到身体,要是受伤,那就真没办法留你们了。”

    众人感激地点头,表示一定不会受伤。

    马景澄十分明白那些少年,十二三岁的样子,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其中带有一丝丝的好奇,更多的还是畏惧。

    不符合规范的人,最害怕的就是老板和雇主。

    他们不怕累,不怕苦,就怕没活干。

    没活干就没钱,没钱就没吃的。

    禁止使用少年工这样的法律,至少还要等十年才会有。

    但是有了又能怎样呢?

    即使有法律,也没有多少人会遵守。

    这种法律本质上是保护,实际上也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很多工厂不敢使用童工,就导致了他们不得不找条件更不好,待遇更差的工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法律在实际上给不良老板提供了尽情压在童工的机会。

    但在攀州,红港商人很重视童工等等东西,基本上不让童工参与劳动。

    欧阳信凭是个例外。

    而马景澄知道,这是没有办法。

    不要说在法律不完善的当下,就算是再过几十年,也不能改变什么。

    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不懂法的,他们只懂得,我要生存。

    如果攀州现在出台一个保护青少年的这种法律,绝对要被骂死。

    大家之所以会恨这样的法律,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法律改变不了他们被压榨的事实,还使他们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