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第7/8页)
沙漠汗在府外吹了半晌的胡笳后,府门才缓缓打开,一名童子满脸好奇的看了一眼沙漠汗。 “麻烦小哥,通报你家主人一声,就说,故人来访。” 沙漠汗用他那撇脚的雅言说道。 那童子闻言,一阵风似的入府通报去了。 半晌之后,一张同样俊秀但却陌生的面颊出现在了沙漠汗眼前。 “请问,贵府主人不在府上吗?” “在下便是夏侯府主人。” “在下曾经有位义弟,名叫夏侯泰初,他曾经告诉我说,这里是他的府邸,为何如今他却不在这里?” 那名年轻的夏侯家主沉默了半晌后,才回答道: “家叔已逝世七年,如今算来,也快是他的祭日了......” “你说什么......” “对了,家叔昔日在逝世前,曾有数封留给故人的信笺,我看阁下服饰,应是北疆异族,这封信想来应该是家叔留给你的。” 沙漠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只觉得天旋地转,周围的世界都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了一片黑暗。他颤抖着接过那封泛黄的信笺,含泪拆开了信封。 “泰初,原来你毕生之所愿,便是建立一个强大安乐的大魏国,你放心,拓跋一定会竭尽全力,为你完成遗愿......” 拓跋沙漠汗就这样以一国太子的身份,留在大魏国都城洛阳,成为了魏国各国王子宾客中最为尊贵的质子。 而魏国与索头部鲜卑也因此而连年通问交易,来往不断,魏主以及大臣们更是经常赠送给他黄金、布帛、缯絮等,每年数以万计。 ———— 很多年后的苏家茶肆之内。 茶馆老板正眉飞色舞的给茶客们讲着三国的往事: “话说魏大将军司马昭准备好了一切之后,终于悍然发动了这场以灭国为目的的伐蜀之战! 他先是命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大军从狄道奔赴沓中、甘松地区,以牵制姜维;紧接着又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大军从祁山奔赴武都、高楼,以断绝蜀大将军姜维的退路,与邓艾形成两面夹攻之势。最后,司马昭派出了他最为信任的镇西将军钟会,统兵十万,分兵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奔赴汉中,向蜀汉展开最后的征伐!” “老板,那后来呢?” “后来啊,被司马昭寄予厚望的钟会被甩开诸葛绪的姜维堵在了剑阁天险之处!而本来作为偏师的放牛娃邓艾,则自阴平小道,跋涉了整整七百里的山路,偷渡过了蜀中险要,宛若神兵天降一般直接逼近到了蜀都锦官城下,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孙儿诸葛尚战死绵竹,北地王刘谌于祖庙自杀,蜀主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立国四十余年的蜀汉,就此灭亡!” “那钟会、邓艾他们又如何了?还有那与夏侯玄、诸葛诞齐名的天水麒麟儿姜伯约呢?” “再后来嘛,当然就是二士争功,一计害三贤,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头,三分归一统啊!” ...... 茶馆老板就这样讲述着当年波谲云诡的往事。 就在茶客喝完了茶,人走茶凉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忽然对着正在收拾残杯的老板发问道: “老板,我想知道,那夏侯泰初义兄拓跋,后来如何了?还有,我想听听,那嵇康嵇叔夜的往事......” 老板闻言,身形为之一顿,然后回身,扶了扶眼镜,看着那年轻人道: “那嵇叔夜的一曲广陵散,虽是大魏的绝响。但你可知道,那拓跋一族,后来竟也建立了一个魏朝......” ———— 大魏景元年间。 话说魏国大将钟会灭蜀后,与蜀汉故大将军姜维二人惺惺相惜,推心置腹,他在姜维的教唆下,野心膨胀,企图与姜维合谋,占据蜀中为王,而他却不知,姜维只是为了利用自己来光复蜀汉而已。 司马昭得知钟会在蜀作乱后,准备亲自西征。 但他又怕身在邺城的那些曹魏宗室趁机作乱,因此他拨给山涛山巨源亲兵五百人,镇守邺都,让其监视诸位曹氏宗室的动静。 最终,钟会与姜维二人计划失败,被司马昭麾下魏军所杀。 景元四年的冬天,凭借着灭蜀大功的司马昭,终于被正式晋封为了晋公爵位,加了相国尊职,还加了古今罕见的九锡之礼! 皇帝曹奂下诏加封晋爵之后,司马昭又假意推辞谦让了一番。 按照惯例,朝中各个公卿大臣此时都必须要写表“劝进“,步兵校尉阮籍也被受命执笔,但阮籍依旧我行我素,狂歌饮酒,司马昭无奈,只能派遣虎贲甲士前来催稿,阮籍无奈,只好醉酒胡乱拟了一份劝进表,以搪塞司马昭。 这一年冬,阮籍写下劝进表后的一个月,呕吐了许多鲜血,而后大声哀号哭泣,在大醉中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临终之前,他想起了许多当年的往事。 而那时,他与故友们还只是二十余岁、无甚忧虑的青年。 他还想起了那年,他与泰初、嵇康三人在竹林之中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的场景。 “泰初兄,南华经中有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此言,是耶,非耶?” “乱世如江海,世人如游鱼……,在下以为,庄子并非无情,恰恰是因为有情,才会试着去相忘吧……” “好一句无情似有情。” “泰初以为,当今之世,可有人算得英雄么?” “吾不知也。”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洛阳宫城,如血的残阳映照着如银残雪,孤鸿的哀鸣,也渐渐隐入了云霄之中。 ———— 茶馆中的年轻人好奇的问道: “阮籍死后,又发生了什么?” 那老板为年轻人的茶杯中加了一注热水后,扶了扶眼镜,然后继续说道: “那司马昭进位为晋公之后,自然便开始考虑立世子的事情了。他原来的次子司马攸虽然已经过继给了大哥司马师,但司马攸才名非凡,甚至名望还在如今的长子司马炎之上。他想让司马攸重新归于自己膝下,并立其为世子,因此问起了那个地理天才裴秀,他说:‘孤先兄大将军开国建业,未成而亡,孤继承长兄基业,想立先兄长子舞阳侯司马攸为世子,以归功于兄长,卿以为如何?’” 年轻人点了点头道: “我记得司马炎后来一统三国,那裴秀肯定没有同意吧?” 茶馆老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正是这样。但喜爱司马攸的司马昭仍旧不死心,又以此事去问中沓子山涛,而山涛只说了一句话:‘废长子立少子,违背礼制,不祥。’司马昭听了山涛的话,这才定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为此还亲自上门拜谢了山涛呢!” 年轻人听到这儿,饶有兴趣的继续追问老板道: “我记得嵇康和山涛同为竹林七贤,曾给山涛写过绝交信,临终之前却又将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这是怎么回事呀?” 老板笑了笑,呷了口茶水道: “晋公世子确立后不久,山涛离任尚书吏部郎之职,此职空缺,山涛举荐了好友嵇康。身为曹家女婿的嵇康自然不愿为司马家做事,他当即就作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并与山涛绝了交。而司马昭听说此事后,心中对嵇康已然起了杀机!” 见年轻人听的入了神,茶都顾不上喝,那老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久啊,嵇康好友吕安之妻徐氏,被其兄吕巽欺侮。吕安欲状告兄长。同是二人朋友的嵇康调解了此事,但吕巽却害怕兄弟的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反而诬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