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圣言国策,执掌东荒,永盛大帝彻底坐不住了 (第3/6页)
陛下,设立东厂的意图,是否就是想要更好的监督百官,掌握情报,将不法分子一网打尽,整顿朝纲,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顾锦年开口,如此问道。 “对。” 永盛大帝直接点了点头,他的想法就是如此。 “那再问陛下,百官之所以不答应,其理由是否是说,让宦官掌权,实乃不伦不类,再者宦官会欺上瞒下,误国误君?” 顾锦年继续问道。 “是。”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就好解决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 随后开口道。 “臣建议陛下,一厂分权,因人而制,毕竟堵不如疏。” 顾锦年道出自己的想法。 “一厂分权?因人而制?” 永盛大帝听着有些皱眉。 “陛下,首先不设东厂,换个称呼,譬如说叫督察院。” “名字一换,免得这些大臣心中算计什么,而后陛下想给东厂的职权,应当是监督,审查,缉拿,定案,调遣对否?” 顾锦年猜测道。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东厂这种机构应当是悬灯司与镇府司合并一般。 “无错。” 永盛大帝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他没想到顾锦年居然猜的这么完善。 同时对顾锦年所提出来的计策,愈发感兴趣了。 “既然如此,大臣们不希望宦官执掌权力,那就放权。” 顾锦年很直接。 “放权?” 永盛大帝皱眉。 如果可以放权的话,他早就放了,就是因为不想放权,才会跟百官闹出这么大的矛盾。 顾锦年应当明白啊? 为何让自己放权? “对。” “放权。” “放一些看似重要,实际上根本不重要的权力。” “陛下,您听我说。” 顾锦年知道永盛大帝很疑惑,但这事必须要讲清楚,不然就有些云里雾里了。 “监督,审查,缉拿,定案,调遣。” “在常人看来,缉拿与调遣权力最大。” “可实际上,并不是。” “陛下,您认为刑部当中,真正决定一个人是生死之人,是谁?” 顾锦年反问永盛大帝。 此话一说,永盛大帝皱紧眉头,他在沉思。 而一旁的魏闲与刘言却更皱眉了。 决定一个人是生是死之人,不就是刑部尚书吗?还能有谁。 然而下一刻,永盛大帝的回答,让两人直接愣住。 “刑部主事。” 永盛大帝给予回答。 让两人直接愣住。 刑部主事?一个区区六品官员?权力比刑部尚书大?这不是扯淡吗? 然而这话是皇帝说出来的,他们那里敢反驳? “陛下英明。” “就是刑部主事。” “各地任何案件,都要递交给刑部,而第一个经办人便是刑部主事,倘若他认为案件有问题,可以直接打回,由各地补充卷宗材料,从而重新定论。” “换句话来说,倘若买通一个刑部主事,一件杀人偿命案,可以推迟到最长时间,并且刑部主事若不怕担责的话,完全可以影响上面官员判案过程。” “当然,陛下这只是臣的一种假设,刑部的制度极其严厉,基本上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大案子十五日内必须递交员外郎处理。” 顾锦年解释逻辑的过程中,也补了一句,免得皇帝还以为自己在暗示刑部有问题,给刑部带来什么麻烦,那就不好。 紧接着顾锦年继续开口道。 “而这个东厂也好,督察院也罢,不是刑部,而是一个向陛下您单独汇报的机构。” “所以最重要的权力,其实不是缉拿,也不是定案,更不是调遣。” “而是监督,审查,以及起草。” 顾锦年出声,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永盛大帝。 刹那间。 永盛大帝愣在原地。 他目光当中充满着惊愕。 顾锦年这番话,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是说顾锦年政治才能多强,而是顾锦年这个思维能力太恐怖了。 仅仅只是将一件事情,不断的拆分,找出关键所在,而后无形当中改变一切。 这才是永盛大帝震撼的地方。 之前他震惊,那是因为顾锦年才华横溢,在天地异象面前,感到震惊。 可这一刻。 永盛大帝是震撼顾锦年的政治能力,这种东西不是儒道带来的,而是一个人天生的智慧。 是真正的智慧。 “分权而制。” “监督权,起草权,审查权,由太监来执掌。” “调遣权,缉拿权,定罪权,由大儒执掌。” “如此一来,他们替朕监督大夏王朝,若发现问题,可直接起草拟案,再去调查审问,审问过后,倘若没有问题,那就放过,倘若有问题。” “直接移交督察院中,罪状证据,人证物证摆在面前,这些大儒即便是想要袒护这帮官员,也不敢乱来,所以表面上他们得到了调遣权,缉拿权,定罪权。” “可实际上无非是最终执行人。” “落个铁面无私的美名罢了。” “妙。” “妙。” “当真是妙。” 永盛大帝很聪明,毕竟一国皇帝,顾锦年只是简单说出来逻辑,他便自己全部猜测干净了。 是的。 这就是顾锦年的解决办法。 皇帝建立东厂的目的是什么? 监督百官,让他们自己心里有点数,同时也是获得情报,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加固皇权了。 而百官不答应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有一把剑在头顶上,不是说不愿意有人来监督。 真要不愿意,悬灯司,镇府司是干什么的? 只不过你让你的人来监督我,我们自然不答应,这也正常。 所以折个中,让大儒来管。 为什么让大儒来管? 虽然大儒要秉持良心,可最起码大儒是什么人?是文人,背后也有世家门阀在。 说难听点,小案子也就算了,抓到谁谁倒霉罢了。 可真遇到什么大案子,不是说让你欺上瞒下,给我时间来活动来cao作,这总没问题吧? 反正让大儒来,可以保证的是,不偏袒皇帝,也不用太偏袒自己人。 让太监来就不行,纯粹就是偏袒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