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第3/5页)

挥手。

    顿时有将士拔刀,朝着李冷心的头颈斩去。

    李冷心瞳孔放大,眼神当中满是恐惧。

    他死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害死了两个贱民,却没想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以前做过比这个更令人发指的事情,也不是没事吗?

    为何死在这件事情上?

    他不甘。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下,一颗人头落地,直接从城墙上摔落下去,四分五裂。

    此时。

    所有人哗然,即便是筑城将士也不由一个个惊愕。

    这可是宁王的儿子啊。

    宁王亲自前来,说句实话,即便不给面子,也不至于当场斩首吧?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心中咂舌。

    自己老爷子是真的狠,而且做事果断,没有任何余地。

    而城下,宁王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了。

    自己的亲子,死在自己面前,无论是谁都无法平静,但没有预料中那般的愤怒,宁王脸色是变了,可又没有太大的情绪。

    这有些古怪。

    传闻当中,宁王极其宠溺自己这两个儿子,可现在的表现,显得有些古怪。

    耐人寻味。

    “顾元。”

    “西北战事过后,本王一定亲自奔赴京都。”

    宁王深吸一口气,他望着顾元,发出怒吼声。

    而城上。

    顾老爷子无惧一切,他向前走了一步,声音也震耳发聩。

    “行刺我孙儿,这就是下场。”

    “这天下谁要是敢行刺我孙儿,只要老夫不死,天涯海角,老夫都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顾老爷子霸气出声。

    他特意没有当场诛杀李冷心,而是等宁王赎人之时,当着他的面杀。

    不是不给宁王面子。

    而是告诉天下人,堂堂大夏宁王,他都不会给面子,谁敢动顾锦年,他就跟谁拼命,不杀这个李冷心,往后是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来得罪顾锦年?

    顾老爷子明白,倘若天命之争开始,顾锦年会被许多人针对,阳谋阴谋齐现。

    可他不管身后事,至少现在要清楚一件事情,找顾锦年麻烦,就是与顾家为敌,做好死的准备。

    不怕死,就来。

    听着顾元所言。

    宁王没有说什么,他转身离开,回王府。

    这样的举动,更耐人寻味。

    顾锦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说实话,本以为宁王的到来,又是一场是非,却没想到自己亲生儿子死在自己面前,宁王都没有任何变化。

    也不知道是心性问题,还是宁王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

    但不管如何,宁王走了。

    而顾家也又多了一个敌人。

    随着宁王离开,顾老爷子神色平静,而后望着顾锦年道。

    “大金使臣已经前往京都,打算将此次议和之事告知陛下。”

    “边境即将要开战了,锦年,你早些回去吧。”

    老爷子开口。

    让顾锦年提前离开。

    他知道,边境之战必然会发生。

    所以他希望顾锦年早点离开,回京都等待消息。

    只是,面对老爷子所言,顾锦年摇了摇头。

    “爷爷。”

    “孙儿打算等开战后离开。”

    “我不希望别人说您的孙儿,就要特殊对待。”

    “虽不能提枪上阵,但孙儿体内流淌的还是顾家之血。”

    顾锦年开口。

    去陵园之前,顾锦年也打算议和结束后就离开,无论结果如何。

    但现在,他想要留下来,至少等到首战结束再离开。

    大夏将士浴血奋战,自己却被保护离开,这不是成了笑话?丢了顾家人的脸面?

    听到此言。

    顾老爷子很欣慰。

    “好。”

    “周逵,这段时间你跟世子,锦年有任何需求找他就行了,爷爷有事要忙,陪不了你。”

    顾老爷子开口,他让一名随将跟着顾锦年也好照料。

    “好,爷爷您忙。”

    马上就要开战了,老爷子的事情很多,他心里清楚,自然不会去打扰。

    等顾老爷子走后。

    周逵也立刻走上前来,他看起来三十来岁,五大三粗,穿着战甲,即便是炎炎之日,也没有褪去战甲。

    “见过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末将一直听闻您的事迹,打心底佩服啊。”

    周逵走了上来,满是笑容。

    “将军客气了。”

    顾锦年拱手礼道。

    “世子殿下,末将现在给您安排住处。”

    周逵出声,要给顾锦年安排住处。

    “不用,就住在大营内就好,与常人一般。”

    顾锦年特意叮嘱一句,他不想搞的太复杂化,正常就行。

    “世子殿下,这......有些不妥啊。”

    周逵出声,神色有些变化。

    “没什么不妥的。”

    “就这样安排。”

    “对了,周将军,这两天劳烦您多给我讲一些军中之事,各方面我都要了解。”

    顾锦年出声,将士是大夏王朝最强的矛,也是大夏王朝最大的底气。

    自然要好好学习,总不可能做个纸上谈兵的儒臣吧?

    唯独了解将士,明白军中一些事情,才能更好的去调整,以及制定不同的规矩。

    “行。”

    “世子殿下,请。”

    周逵也不是做作之人,顾锦年开口了,他也不啰嗦,立刻安排。

    如此。

    转眼之间。

    过了两天时间。

    大夏皇宫。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左右而立,永盛大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

    “传大金使臣入殿。”

    随着魏闲之声响起,很快一道身影朝着殿内走来。

    是大金使臣。

    后者朝着永盛大帝一拜,高呼大夏皇帝万岁,随后从衣袖之中取出一份奏折道。

    “陛下,三朝议和在即,贵国宰相李善已签署议和契文。”

    “匈奴国提出银两赔偿,矿山赔偿,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为求东荒太平,愿代替大夏王朝支付银两,至于矿山赔偿,我大金王朝愿派十万僧人,于边境建下寺庙。”

    “消除百姓怨魂,为两国增加国运,而匈奴国唯一要求,便是希望大夏王朝修改史书,促使两国友好。”

    “此番议和,四方满意。”

    “然大夏世子顾锦年,单方面作废议和契文,甚至传闻,掌掴李相,因一己之怒,意图东荒和平。”

    “向匈奴国索要十万万两白银赔偿,更是要求匈奴国主犯自裁谢罪,还要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

    “列出不可答应之条件,根本无意议和,匈奴国国君大怒,欲要宣战,但在扶罗与大金王朝调和之下,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