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第4/5页)

臣前来大夏京都,面见圣上。”

    “询问结果,想问一问,顾锦年到底有没有权力干涉这次议和。”

    大金使臣,将所有事情全部说清楚。

    来龙去脉,仔细无比。

    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满朝文武不由哗然了。

    “掌掴李相?”

    “修改史书,便归还十二城?”

    “十万万两白银赔偿?这,.......”

    文武百官都没想到,这次议和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有人惊呼,李相被顾锦年掌掴。

    但更多人惊讶的是,这次议和,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竟然愿意为大夏支付补偿?

    这还真是不可思议啊。

    实话实说,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大夏完全可以答应。

    甚至这段时间,满朝文武都在权衡这次议和之事,最终大家一致觉得,补偿三万万两白银,外加上修改史书,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连三万万两白银都不用给了,只需要修改史书,这简直是白送。

    当下,有官员不禁开口。

    “陛下。”

    “这顾锦年只是礼部郎中,岂能作废议和之权?”

    “再者,此番大金王朝,扶罗王朝,诚意满满,心系东荒百姓,此乃大国善举,还请陛下下旨,将顾锦年调回京都。”

    吏部右侍郎站了出来,第一时间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很快一位位官员走了出来。

    他们的意思大致一样。

    议和!

    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打仗,国家安定发展,也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这一刻,就连兵部尚书赵益阳都不说话了。

    倒不是不想帮顾锦年,而是议和的条件太好了。

    几乎是白送给大夏王朝十二座城。

    站在国家利益角度,还真别说,挺好的了,比预想当中好太多。

    过了半刻。

    当没有人继续出声后,永盛大帝的声音,这才缓缓响起。

    “回去告诉匈奴王。”

    “锦年之意,既是朕的心意。”

    永盛大帝淡淡出声。

    他端坐在龙椅上,一句话让百官皱眉,也让大金使臣皱眉。

    在所有人看来,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出面,应当给予大夏一定的压力,而且两大王朝愿意帮大夏王朝支付其他所有的补偿。

    大夏王朝没有理由拒绝啊。

    不仅仅是没有理由拒绝,而且大夏王朝应当感到喜悦与开心。

    可没想到的是,永盛大帝竟然拒绝了?

    “陛下。”

    有朝臣开口,忍不住想说几句。

    然而,永盛大帝一个目光之下,后者不敢顿时不敢多语了。

    “大夏圣上。”

    “此番议和,为的是东荒和平,这件事情,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其实根本不需要掺和,大夏与匈奴血战,对我等两朝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为东荒百姓,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舍弃小利,为东荒大利,努力调和,圣上为大夏的帝王,于情应当避免战争,于理也应当守护东荒之境。”

    “还请圣上三思。”

    大金使臣开口,他注视着永盛大帝,希望对方能够三思。

    同时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永盛大帝拒绝议和。

    “朕说了。”

    “锦年之意,便是朕意。”

    “大夏不需要两朝帮忙,也不需要靠别人的施舍,拿回本就属于朕大夏的城池。”

    “用这种方式拿回,对大夏来说,是一种耻辱。”

    “回去告诉匈奴王,告诉大金的皇帝,还有扶罗的皇帝。”

    “从一开始,朕就没有打算议和。”

    “十三年前的血债,朕要让匈奴国血偿。”

    “匈奴国最大的机会,就是答应锦年的要求,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永盛大帝开口。

    这一刻,他站起身来,望着对方,神色冰冷无比。

    是的。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想过议和,他就是要让匈奴人血债血偿。

    至于顾锦年开出的条件,他也可以接受,归还十二城,赔偿,自裁,下罪己诏。

    这个不是不可以接受。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沉默。

    尤其是之前出声的官员,一个个低着头,面色难看。

    他们明显是主和派,却没想到陛下从头到尾都没考虑主和。

    “圣上。”

    “倘若当真宣战,必再造杀孽,那个时候,东荒又要大乱,再者,大夏也不一定能赢。”

    “圣上,应当息怒,三思而行。”

    大金使臣开口,他也没想到永盛大帝竟然是这种想法。

    不过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恼怒,依旧是请永盛大帝三思而行,希望永盛大帝能息怒。

    “滚回去让匈奴王三思而行吧。”

    “还有,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最好不要插手这件事情。”

    “若是被朕发现两朝敢参与进来,暗中帮助匈奴国。”

    “西北还有百万大军坐镇,到时候破了匈奴王庭,再马踏扶罗古都。”

    “记住,朕不是靠读书坐上这个位置。”

    “来人,送使臣离京。”

    永盛大帝开口。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更是霸道无比。

    他不是靠读书登上这个皇位的,而是踩着一具具尸体走上去的。

    一时之间,大金使臣彻底沉默了。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终低着头,恭敬一拜,随后退场。

    待大金使臣离开后,永盛大帝将目光看向满朝文武。

    尤其是方才指责顾锦年之人。

    “尔等应当好好反省反省了。”

    “丢了大夏的脸没关系,不要丢了大夏的骨。”

    永盛大帝出声。

    说完此话,他转身离开,没有什么怒意,但这种没有怒意,更让人畏惧。

    如此。

    翌日。

    大夏潼关城。

    军营内。

    这几天整个军营都显得热闹。

    只因大夏世子,顾锦年来了。

    不仅仅来了,而且跟将士们同吃同住,没事的时候更是帮忙搬运军需品,亦或者帮将士们写信。

    一开始,大家觉得顾锦年是在装模作样,可随着两三日的接触,所有人都发现,顾锦年没有半点做作。

    吃,狼吞虎咽,没有半点嫌弃。

    睡,被子一盖,没有半点异样。

    甚至顾锦年还做了一些十分古怪的东西,拿一些杂草,浸泡在水中,封闭一天,喝起来酸酸甜甜,有点像酒,但又没有酒味,也不上头。

    这个是最主要的,军营严禁饮酒,可将士们大多数嗜酒,再加上即将要开战了,多多少少还是挂念着。

    顾锦年这么一折腾,得到了整个军营一致好评。

    而此时。

    马厩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