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晨露花茶 (第1/2页)
碧君拿着一个小碟子,在屋外向阳花田的花瓣上,一片一片鼓捣。 “你这是在干什么?” “收集露水啊,听说清晨花瓣的露水,泡茶特别好,能提神明目。” “你这听谁说的?” “故事里都是这么说的。” 这下孙若涵也不问了,再问下去,回答无非是《甄嬛传》之类的答案。不对,《甄嬛传》今年还没拍,那就是《还珠格格》了。 古装故事总爱编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子,什么无根之水煎药、朝露凝珠泡茶之类。 所谓的无根之水,那些刚洗车就遇到大雨的车主最有发言权,车上的一层灰就足以证明它的卫生程度。露水倒是好一些,清晨水蒸气遇冷凝结在叶子上,沾不到太多灰,但说到底也就是冷凝的蒸馏水罢了。锅上烧点水,锅盖凑着,很快就是一杯。 孙若涵没有多说什么,只要碧君有兴致,蒸馏水泡茶也是高雅的事。 夏日的太阳爬的很快,烈日下,露水转瞬就蒸发了。最终,碧君也就采了小半杯的露水,带着颇为自得的满意,她捧着杯子进了屋。小心地用酒精灯加热后,她从店里的茶叶罐中取了些花茶叶。 端着杯子坐到窗边,啜饮一口。 “感觉怎么样?” “好像,有点甜,还有点花香的味道。”碧君不确定道。说着又喝了一口,努力的品了品,“是花香,挺好喝的” “那挺好,算是值得半个小时的功夫。” “嗯。”被大厨如此肯定了,碧君的心里有些欣喜。半杯茶不够两口,杯子里就干了,她想着下次再采一些,给孙若涵也尝尝。 自己动手辛苦得到的东西,总会有些不同的味道。 碧君用的花茶本就是绿茶和茉莉调成的,有花香是理所当然的。孙若涵没有煞风景地点出这件事,她高兴就好,文人雅客的事,他这个厨子就不要多嘴了。 “明天要考试了,感觉怎么样?” “还行,不过今天不打算看书了,出去逛逛吧。” “有哪里想去吗?” 碧君想了想,一拍手,“对了,今天去烧香吧,保佑明天考试成功。” 临时抱佛脚,这大概是个贬义词,不过苏城的百姓也大多如此,生病了、考试了,都是临有事了才去寺庙、道观里拜上一拜,平时大约是想不起来的。苏城的菩萨和神仙或许也是习惯了,受这芸芸众生的香火,便是成不了事,也能赐个心安。 “可以啊。”孙若涵随意道,当即做出闭店一天的决定,“去哪里,西园?灵岩山寺?” 听他提到灵岩山寺,碧君又想到了上次灵岩山后山的爬山之路,总觉得这提议有些不单纯。虽然心里也不排斥,但终归有些羞意。 “就去玄妙观吧。” 这么说了,孙若涵也没有提出异议的想法。烧支香求安心,菩萨也好,神仙也好,烧给谁都一样。说是求神拜佛,其实拜的也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已经尽力”的借口。 玄妙观位于古城中心,是姑苏城的地标之一。玄妙二字出自《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说。 姑苏城的道教历史颇长,在汉代就有道士的记载。汉武帝时,在如今玄妙观的位置,由道士主持修建了皇家神明通天台。至此,这里成了姑苏城道教活动的中心。 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真庆道院建立,后在一千六百多年中,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改名,太一宫、开元宫、天庆观,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终改为玄妙观之名沿用至今。 与寺庙里泥塑的菩萨不同,道教的神仙很懂得“与民同乐”。 在这座城市里,纯阳祖师吕洞宾是每年都会下凡一次沾沾人气的,于是有了“轧神仙”庙会的风俗。而玄妙观也是如此,三清殿前的广场曾经是各种小吃摊、泥人、戏偶的天下,在元始、灵宝、道德三位道教天尊的眼前,便是最热闹的市井文化。直至近几年的大整治,修缮了绿化环境,也赶走了摊贩,但人们还是愿意来逛逛。 逛逛玄妙观,逛逛玄妙观前的这条“观前街”。 若是在十年后,无论是新区、园区、相城、吴中,都有各自的核心商圈,有的还不止一个。但在这个时候,市中心的观前街依然是苏城最大的CBD。 这里除了林立的服装饰品店、珠宝银楼之外,就是各类美食了。采芝斋的糖果特产,黄天源的糕点,松鹤楼、得月楼、王四酒家、新聚丰等老字号酒楼鳞次栉比,此外就是梅花糕、海棠糕、生煎馒头、绉纱汤包等等街边小店、小摊的天下。 因为不是周末,今天观前街的游人不算太多。街上多是些外地游客,还有就是手拉手的情侣了。 手拉手啊——碧君暗暗想到,平时不注意也就算了,因为爬灵岩山的那几次牵手,让她不由生出这样的心思,不由泛起怪怪的感觉。有些事情只要打破第一次,大概就是顺其自然了。若是孙若涵此时不经意地来拉她,她该怎么做呢? 碧君有些犹豫,想来顺其自然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当然,主动是绝不可能的。 这么想着的她隐隐瞥了一眼孙若涵,却见他背着手,踱着步。神态悠闲,毫不做作。所以自己只是在跟空气纠结吗?突然觉得好气人的样子。什么呀,好像自己很稀罕似的。 恍恍惚惚的走了一阵,突然,碧君的手被抓住了,让她立马醒了神。 “已经到了,你还要往哪里走?” “啊?哦。” 碧君止住了继续向前的脚步,抬头是金字红底的牌匾。飞檐的屋顶、红漆的立柱、属于宗教明黄的围墙。显然玄妙观已经到了。 自己竟然走神了,真是的,在想什么啊。她偷偷看了一眼孙若涵,见他似乎并没注意,不禁松了口气。 入了观门,是一片开阔的广场,观内殿宇七座,向前望去便是主殿三清殿。孙若涵的手不知是否有意,在牵上之后就再也没有放下。 又是这样顺其自然的……碧君在心里暗暗嘀咕,但其实并不排斥,反而露出了笑意。 孙若涵这样的“狡猾”让她有些开心。 玄妙观历经一千六百多年,几经损毁、几经修复,名物古迹很多,有象征四海归一的四海亭,象征八荒六合的六合亭,五代时期的古井,还有台湾无极三清总道院赠送的重达一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