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六章 船宴(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船宴(上) (第1/2页)

    一场霖铃秋雨。

    仿佛一夜之间秋天就悄悄来到了这座城市,窗外的绿色也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片金黄。

    每当入秋,苏城的一些特定路段都会开始启动“禁扫令”。平时灰白的道路被片片飘落的银杏秋叶点缀,道前街、新市路成了金色的油画,秋的萧瑟也化作成无尽的绚烂。

    由银杏叶铺就的金色大道旁,飘来的是阵阵香甜——这是桂花的味道。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像苏州人这样喜爱桂花,这是个以桂花作为“市花”的城市,每到金秋时节,无论是路旁的行道树、公园的绿化带,还是底楼人家的小院子里,在苏城任何一个角落都必然能够闻到它的香味。

    无论是栀子花、茉莉花还是白兰花,都带着各自特色的扑鼻异香。但要说闻着就能感觉到像奶油一样的甜味的只有桂花。桂花和甜点简直是最完美的搭配,桂花糕、桂花饼、桂花团子、桂花酒,在传统的苏式点心中,哪怕是一碗甜粥里面也要撒点桂花才香浓——简直就如同难以割舍的情缘一般。

    “太阳花园”的庭院中移植了几棵桂花树,同样冒出了颗颗绿豆大小的黄花,星星点点的堆积在树枝上,散发着浓香。

    西洋人因为瓦伦丁的传说——为了爱人而上战场最后殉情的骑士,以鲜血将白玫瑰染成鲜红——从而将玫瑰视作爱情的象征。自文艺复兴以来,他们总以将死亡和爱情画为等号,就如奉为经典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仿佛爱必须以死来诠释才能熠熠生辉。

    但对于东方人来说,爱情是拥有无限生命的永恒。桂花,正是永恒的爱情之花。

    传说那颗盛开在天穹玉宫广寒殿前的月桂树,每年的乞巧节,被多少豆蔻少女诚心的叩拜祭香,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幸福的归属。它在这数千年来承载了人类的对忠贞爱情的向往。

    哪怕受到吴刚的巨斧日日征伐,依然砍不断、烧不尽,因为无尽的爱的信念和祈祷而永生不死。这就是华夏传说中的爱情,皇权不可断,仙神不可阻,迢迢银河也会因为爱而建起鹊桥。

    “太阳花园”在孙若涵的心中,是属于他和碧君两人的小屋,栽种的桂树也是对两人的祝福。但此刻,两人的小屋中有了入侵者。

    “呜呼,果然秋天就该吃糖芋艿。”捧着碗吃完了最后一口,谢婉蓉发出了满足的感叹。

    芋艿有红白两种,相比之下,白芋艿更糯一些,而红芋艿汁水清爽,水乡苏城处处有之。旧时的古街小巷,每到秋天,糖烧芋艿和糖炒栗子的叫卖声就不绝于耳。

    孙若涵看向碧君,像谢婉蓉的方向努努嘴,示意询问怎么又把她带来了。

    “怎么,不欢迎吗?”还不待碧君回答,察觉的谢婉蓉就抢着说道,“你的厨艺在这小咖啡屋太屈才,来我家的酒楼怎么样?我让你当大厨。”

    大厨?连总厨他都不稀罕。

    见他拒绝,本就没抱希望的谢婉蓉也不在意,而是拿出了两份帖子,分别递给了两人。

    “烹饪大师赛,有兴趣去参观一下吗?”

    “烹饪大师赛?”碧君好奇的接过自己面前的帖子,发现是张入场券。

    “是省烹饪协会举办的活动。”谢婉蓉解释道,“针对的是二十年内开业的新酒楼,以品牌、营业额、口碑等方面综合投票打分,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十家酒楼,获得参赛资格。而我们‘故胥十二楼’就在这十家酒楼之内,入围了这项比赛。”

    谢宛蓉露出得意的笑容,却见碧君和孙若涵都是一副毫不动容的样子,顿时有些对牛弹琴之感。省内的十佳酒楼,哪怕只是从新品牌中评选,也是了不起的荣誉。

    “然后呢,这个大赛又是什么?”

    “啊,大赛就是荣获十佳的这十间酒楼各派出一名厨师参于。夺冠的厨师可以直接获得协会授予的烹饪大师资格。”

    “这比赛只针对新品牌的酒楼?”

    “对啊,这本来就是协会为了鼓励新入行的酒楼才举办的活动。能够入选的酒楼,哪怕最后不能夺冠,通过厨师一展厨艺也能吸引一波路人关注,让品牌上个台阶。至于最后烹饪大师资格的奖励,对于那些品牌老店,本来就多有大师坐镇,没有太多吸引力,也只有新晋的酒楼才需要以此来增光。”

    听谢婉蓉这么一说,孙若涵也渐渐对这场‘烹饪大师赛’有了点记忆。

    无怪乎他没有太大印象,过去的十年,他参加的各种赛事数不胜数。特别是之后的几年,为了打响华夏美食品牌,他频频参加的都是国际性大赛,拳打欧美,脚踢东南亚,一次次碾压式的胜利,才硬生生将燧人氏的品牌高挂至世界美食文化之巅,真正改变了世人对华夏美食的观念。

    至于一个省协会举办的比赛,自然不会给他留下太多的印象。况且当时他刚刚步入厨师的世界,还只是‘故胥十二楼’一个普通的帮厨,并没有参与到这次比赛中。

    “怎么样,如果你来我们‘故胥十二楼’,出场的机会可以让给你哦,直接晋升‘烹饪大师’,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谢宛蓉向孙若涵诱惑道。

    确实难得,一个厨师想要成为‘烹饪名师’就已经不易,多少人在灶台前蹉跎一生也没能得到这样的称号。而‘烹饪大师’更是天堑,协会每年放出的名额都极为有限,整个省协会,每年晋升的‘烹饪大师’都不到一掌之数,有时甚至连续几年无人晋升,宁缺毋滥。毕竟烹饪大师是华夏烹饪界的中坚,再之上的特级大师,是厨师的最高职称,是华夏所有厨师奋斗的顶点。

    至于国宝级大师,那是荣耀而非职称,是国家授予特殊贡献的特级大师的终生荣誉。

    所以省烹饪协会这次直接拿出一个烹饪大师名额,对于这些厨师来说确实足够有吸引力。

    “免了,我没兴趣。”孙若涵回绝到,不过却将入场券收了下来。既然碧君有兴趣,哪怕无意参与,作为观众去旁观一下也是无妨。

    这油盐不进的样子,让谢宛蓉无奈。但邀请孙若涵本也只是心念一动,被拒绝了她也没过多放在心上,只是在尝试过了孙若涵的厨艺后,少许有些可惜而已。

    夜幕降临,在送走了谢宛蓉和碧君后,孙若涵早早地关上了咖啡馆的大门。

    厨师的各种头衔,那十年中他争取过,也走到了顶点,甚至跨越国家所能给予厨师最高荣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