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船宴(下) (第1/3页)
张继离开襄州冶游各地已半年有余。 一路沿途多是民生凋弊,荒田闲置无人开垦,近几日,许多百姓都被征召上了战场。直到了这江南古城,总算见到了点人气。河道舟船络绎不绝,两岸民居炊烟袅袅,但这祥和之景却没有让他心中的结郁有所减缓。 无论繁华盛景如何富贵,战火一起难免毁于一炬。而战火的硝烟,眼看着已经将这盛唐熏得伤痕累累,哪怕江南之地偏安一隅,暂未被战火波及,但若是这场战争持续下去,这里早晚难免战火的屠戮。 节度使安禄山,谁也没想到,盛唐会因此人而被拖入泥潭。 张继是两年前——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登科,却因为铨选未中,暂时未能安排官职,只得归乡候补以待朝廷安排。三年来,他数次离家游历天下,眼中的大唐却每况日下。 经神龙革命,武周恢复大唐国号。官家登基之初励精图治,万邦来朝、四夷宾服,历记开元,盛世更逾太宗、高宗之时。然而这些年来,朝中前有jianian相李林甫,排除异己、把持朝政,谏言官家滥用胡人为节度使。后有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接任相位后,公行贿赂、骄纵跋扈,朝堂早已是乌烟瘴气。 长久以来百官多有怨言,官家却只顾与他的贵妃春寒共浴华清池,弃国家大事不顾。 后宫干政本就是大忌,杨玉环深受官家宠溺,其兄无才无德却窃据宰相高位,任人唯亲、卖爵鬻官,不顾国家社稷。如此情形,与妲己、褒姒之时何异? 内有jianian臣当道,外有藩镇、节度使尾大不掉,如今终引出大祸。 一个多月前,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部下军队及罗、奚、契丹、室韦,共计军力二十万,打着“清君侧”、“奉密诏讨伐宰相杨国忠”的口号,在范阳起兵叛唐。 唐国犹如病入膏肓的巨人,看似伟岸,却满身沉疴旧疾,早已千疮百孔。叛乱一起便成蔓延之势,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但整个河北被叛军割据,连神都洛阳也沦陷了,战局一度糜烂。大唐江山风雨飘摇,他张继虽有一颗报国之心,又有恩科进士之实,可惜至今仍是白衣身,报国无门。 夕阳西下,张继望着被染成一片鲜红的湖面,就似望着那流血的王朝——暗夜降至,这片天地,又将经历怎样的寒霜? 他作为一个连铨选都未中的举人,又能为这个大唐做什么呢?无奈的叹了口气,在这寒霜时节,呼出的气都凝成了白雾。待落日散尽最后一丝余晖,他将视线从窗外收回。 船已停泊在了岸边,东家入了后舱去准备晚膳。 张继是今日晌午在渡口上的船,这游船的渡资比寻常舟船贵了许多,不过供应早晚两餐,所以价钱也算公道。 原本张继心中结郁难消,是无心这口舌之欲的。只是因为晌午上船已过了餐时,从昨夜到现在还颗粒未进,肚中难免饥饿。也就随着船上的一众船客,坐到了餐桌前。 这船舱不算窄小,不过毕竟不是专用来宴客的画舫楼船。只用餐时临时在当中搭了个圆桌,一行人围坐一圈,虽算不上宽敞,也不至于拘谨。 不多时,一盘凉菜上桌。 澄黄色的松卷,看着竟分不清是米粉还是rou糜所制。早听闻江南菜肴别具一格,如今初见,果真有些不同,只是不知味道如何。 同船的除了船家、伙计,共有船客六人围坐在桌前,同是船客,也没有身份的贵贱。不过能有闲钱坐上这船的也多是有些身家和修养,几人秉礼互相谦让一番,这才各自举箸取食。 张继也随同捡起一筷松卷,入口却是一惊。不止是他,在座的食客均是露出诧异之色。 原以为只是寻常凉菜,那松卷一入口,冲向味蕾的竟是极致的“鲜”字。张继游历多地,各路吃食算是见识广博,却也分辨不出这繁复的层次,只觉得极鲜之后,是淡淡的清甜,松软的口感,刚入口便化开了。 无论是味道还是口感,都是尝所未尝。张继知道自己之前是想错了,这食材并非米粉,也不是rou糜,而是鱼,只有鱼才能有这样的鲜香之感。 也确实如此,这道凉菜名叫“鲞松卷”,将鲜鱼剖开洗净后晒干,就可称之为“鲞”,取晒干后的鲞rou制成rou松,就是这道菜的原材料。这是太湖船菜的经典开桌凉菜之一,不过此菜创于晚清之时,在座之人当然是闻所未闻。 鲞鱼的鲜味刺激了味蕾,本就是开胃小碟。六个人各自拣了两筷,盘子就空了,让人不由意犹未尽。就算是之前心事重重的张继,此刻也将心中愁虑放在了一边,只觉得肚中饥感更盛了。 但随之而来的第二道是呛虾,依然是凉菜。 “东家,今日这吃食,滋味是不错,可尽是凉菜的,也不顶饿啊。”说话的是个绸缎生意的富商。 孙若涵正在料理第三道凉菜,闻言笑着说到:“这姑苏的船宴本就有定制,中餐和晚餐各有不同。若是午餐时,为八冷盘、四热炒、六小碗、四分四面两道点心。而晚餐则是四冷盘、六热炒、四大碗。” “有这说法?” 不但船客未曾听闻,就是船上的伙计也是如此。 当然没有。 这姑苏的船菜虽是自古就有,特别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冶游至此。山塘缓渡、石湖放棹、胥江扣舷、太湖暂泊,但船菜作为独特的一个菜系成形要到明、清时期,至于规规矩矩称上宴席的,要到民国最鼎盛时才有了这些完善的规制。 这个时代孙若涵虽然还未及了解,但看船上诸人的穿着谈吐,定然不是民国,大概也不是明清,要更早一些。不过既然做到了船宴,各种鲜鱼食材都是不缺,孙若涵也不妨一展身手。 “可是东家,前几日船上的吃食可不是这些。”那富商又问到。 “今日泊在姑苏城外,且是除夕,才给众位做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