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二十一章 八宝葫芦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八宝葫芦鸭 (第1/2页)

    “八宝葫芦鸭”是姑苏一道颇有来历的菜肴。

    相传前朝吴中有四才子,其中祝枝山‘好吃’颇为有名,不但好吃,还懂得吃,尝遍了姑苏城里的各大酒楼,只要有些名气的酒楼都少不得他的光顾和点评。

    在其中,他记录了最心仪几家酒楼的‘看家菜’,找了当时姑苏城最好的厨师“得月楼”主厨去烹饪,几经尝试,终于汇成了一场宴席。

    将宴席的各菜肴定稿后,祝枝山、唐伯虎几人广邀吴地文人,办了这场盛宴。一时盛况空前,文人雅士无不争相赞颂,将之称为“姑苏第一宴”。这由祝枝山亲手汇编的姑苏第一宴的菜单,一直流传到如今。

    宴席菜肴分冷菜、热菜、点心、水果。其中的热菜,包括碧螺虾仁、蜜汁火方、松鼠桂鱼、蟹黄扒翅等十多道,这“八宝葫芦鸭”也是其中之一,由吴门四才子做广告,算是打上了姑苏名牌的招牌菜。

    “这八宝葫芦鸭,我前前后后教了你不下一个月了吧?手把手的,做了不下五十遍,自己说说,你做的怎么样?”

    张东官的声音不高,却让王东缩着脖子不敢说半句话。但让越是如此,更让张东官恼火。

    “说话啊!”

    “我……做的不好,火候没控好,rou有些散了。”

    “rou散了?说的轻巧,这葫芦鸭的特色就是rou凝形聚、浑然一体、内藏乾坤,rou散了,你还让客人吃个什么?直接香菇炒笋丁就是了,还做得方便,客人也吃个实在!”

    张东官也不尝了,将夹起的一筷子鸭rou又扔回了盘子里,整个房间里一片安静,无人敢说话。

    孙若涵有些可怜这个叫王东的厨子了,没想到之前挺和善的张东官,面对徒弟如此凶悍,连他都有点被唬住了。

    不止是对徒弟,事实上张东官只要拿起菜刀对谁都如此。平日在后厨,哪个帮厨稍有懈怠便是劈头盖脸一顿骂,毫不留情,错一次便要罚十遍。哪怕在曹府也是如此,那些曹府后厨的老厨子一个个都被他得罪了个遍,也就是曹荦看重他,否则不分前辈后辈的得罪了一厨房的人,不说卷铺盖滚蛋,少说也是排挤到边缘。

    张东官并非特意要得罪人,只是对于任何一个步骤他都要求百分百的细致,需要十分认真的,就决不允许只用九分。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心诚于厨刀,诚于火灶,诚于任何一道菜肴。

    “孙先生,让你见笑了,白白耗费了大半个时辰。”

    “不妨事,没有浪费的说法,这‘八宝葫芦鸭’我以前也就听过名字,还真没尝过。不介意我尝尝吧?”

    ‘八宝葫芦鸭’这道菜在后世并不少见,无论是苏菜、金陵菜,还是鲁菜、川菜中都有这名目,但那些都是经过长时间流传、演变,加入了各自菜系的做法。而源自明时祝枝山所写入‘姑苏第一宴’菜单的那道热菜在后世却早已经失传。

    所以那最初究竟是怎样的一道菜,已没人知道。

    此时尚在清朝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距离祝枝山、唐伯虎他们也不过两百多年,倒是有可能接近原版,甚至就是源头的做法。

    “这菜做成这样哪能让客人尝,太失礼了。”

    不过孙若涵没理会,伸筷子夹了过去。见此张东官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狠狠又瞪了徒弟一眼。

    夹了筷鸭rou,带着内里的笋丁、香菇、火腿等料,尝了一口。

    这当然是失败作,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若是普通街边饭店,这样的菜不会有食客介意,但作为老牌名店的大厨做出这样的菜肴确实有失水准。

    “刀工不错,配料的比例也很均衡。除了火候……嗯”孙若涵说不下去了,这火候确实让人一言难尽,如果他是评委的话,原本能打95分的菜,因为这火候的失误,可以直接掉到70分。及格了,但作为这样一家姑苏有名的酒楼,大厨的菜不到90分就是砸招牌。

    孙若涵想了想,又道:“听伙计说,上个月巡抚来了,有点这菜吗?”

    “点了。”王东小心翼翼的瞄了一眼张东官,见他不说话,放低声音道,“这是我们‘魁星楼’的招牌菜,巡抚大人每次来都会点。”

    “巡抚有说做差了吗?”

    “没说!”这次是站在一旁的伙计小冬子插话道,“巡抚大人只说没吃到张掌厨的手艺有些可惜,但又夸赞说王主厨做的也不错,还挺满意。离开时还赏了王主厨一颗银豆子。”

    “所以,主厨的手艺其实并不差。”孙若涵笑道,一个能循着味从几十里外专程来这里做客的巡抚想必是爱吃的,品味更不会差,所以他之前的猜想并没错,“你刚才是在王主厨这葫芦鸭做到一半的时候,才通知他张掌勺来了的事吧?”

    小冬子急忙点头,也知道是自己做错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