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万笏朝天图》 (第1/2页)
话到此时应当点到为止,赏也领过了,话也说了两句,孙若涵本该告退。不过他的视线扫过包厢,却被角落里一副长长的木框吸引了。 木框很长,十多米,甚至近二十米,上面绷着丝绢,放置在拼着的几张桌子上,放置于虎泉厅靠阴的一边。也就这虎泉厅的包厢够大,是‘魁星楼’最大的包厢,这才放置得下。 因为靠着阴头里,刚开始孙若涵也没发现,此时见了不由被吸引。那显然是一副画作,不过没画完,成画的只有两三米,剩下的都还是空白。旁边摆放着一些颜料,大约在上菜之前还有人在作画,此时让画作晾干。 孙若涵对古人的书画没什么研究,虽然收藏着唐伯虎的画、文徵明的字,也只是外行人看热闹而已。若是常来咖啡馆蹭画看的那位热爱书法作品的吴叔大约会很感兴趣,孙若涵本人却没什么关心。 他只知绢画相对宣纸画确实价值更高。不止因为丝绢贵,而是能画绢画的,无一不是大师。正所谓“能画画的不一定能创作工笔,能创作工笔的不一定能创作绢本工笔”,能创作绢本工笔的画家可谓是千中无一。 《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汉宫春晓图》……流传至今的这些国宝保存于各地博物馆,无一不是绢本工笔。 事实上绢本本就是最古老的绘画方式,自唐代以前,宣纸工艺并未成熟,作画都是在丝绢之上。而江南盛产丝绸,特别是姑苏城,名满天下的‘苏作’中,丝绸工艺也包含在其近二十种工艺之中。 “哦,这几日我们几人要在此地叨扰了,这虎泉厅我们包下半月。”见孙若涵的视线看向房间的角落,范先生以为是大厨对他们在包厢里大动干戈不满,所以解释道。 “包下半个月?“ “对,已经和东家说好,所以这几日的饭菜,都要孙大厨多费心了。” 因为皇帝要来,木渎也是前几次南巡时乾隆必来的地方,所以这几日早就净街了。别看此时望去街上人头热闹,实则一个个都是在‘彩排’的,几乎没有真正的游客,这段时间酒楼的生意想必会大受影响。所以东家会同意让人包下虎泉厅也并不奇怪。 更何况,出自豪门范家的范先生,在木渎可算是真正的地头蛇,天平山脚下一片都是人家的封地,就连‘魁星楼’实则也在范家的封地之上。能喊五品官的织造使都能随口称“老曹”,一般人可得罪不起。 “这画要画半个月吗?” 孙若涵猜到,既然他们包下这虎泉厅,大概就是为了作画的事。 “恐怕还不止。文人作画乃是雅事,非贩夫走卒劳役的工期,算不定时间,只道是尽力尽快完成。”范先生摇头道,“之前已经和东家说了,还望孙大厨也和楼里的厨人、杂役关照一下,这包厢平日里多费心看顾,我等若是休息、离开之时,闲杂人等切勿进来,便是洒扫之时也要注意,切不可沾上水污泥垢。这《万笏朝天图》之后是要敬献给陛下的,当不得丝毫闪失。” 弄坏了进贡之物的罪名不是任何人可以担待的,包括范先生本人也是如此。 孙若涵这才知道这画卷的名称,是叫《万笏朝天图》?没什么印象,不过既然是进贡紫禁城的,若是能留存到后世大概也能算是极珍贵的文物。 孙若涵听着又向那边望了一眼。 “不过,孙大厨若有心,却也不妨一观。”见孙若涵几次眼睛瞄向那里,范先生也不避讳,主动相邀道。 孙若涵确实有点好奇,这种珍贵文物,以后大概也只能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才能看到,他也不矫情,随着范先生走过去。在靠近画作大概两米距离时停了下来。 离得这么近他终于看清了,这画完全就是写实的工笔画,画得正是周边的景色,已经画成的两米多的画卷上,画的是天平山,能看清高义园的石牌楼,甚至还有乾隆本人前次下江南时在天平山所作的题词。 山脚下行人接踵摩肩,还有各路插着旌旗骑马的官员。 “这是皇帝南巡的图画?” “对,陛下还有八九日就要到了,老夫作为范家家主,接了迎圣的差事。巡抚大人让老夫作一副长卷画,在陛下回京时奉上。老夫虽为范家子孙,却愧对先祖,不擅丹青,于是相邀各位好友,都是吴门画派的大师。” 他指的当然是包厢中的另外三人。三名画师均道是不敢当。 “范先生相邀,我等自当是全力以赴,敬献圣上之物不敢有丝毫差池。“ 这些画师都是当代吴门画派的泰斗,若是寻常的纨绔豪门,或许文人墨客自诩清高,不愿五斗米折腰,但范家不同,非但从未有过劣迹,数百年间颇受敬重。 这次范先生相邀,他们也确实是真心鼎力相助。 相传当年范仲淹得知天平山下是一片风水宝地,有人劝其大兴祖宅,范仲淹却道:即是风水宝地,那就应当用作教书育人,宝地之上岂能占用修府?理当兴修学堂才是。范家后人也都遵从祖训,于是这片‘范家封地’,除了范家祠堂占了极小的一片之外,长久以来实则都用在为周边的孩童启蒙开智。 哪怕延续至后世也是如此,这里坐落的是木渎高级中学与范仲淹实验小学。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这是范文正公留给范家子孙的百字家训,范家历代家主始终秉承,故而虽是数百年‘豪门’,却丝毫不会让任何人生厌。 这或许也是朝代更迭,历代皇室都从未剥夺范家尊仪的原因。 “只不过,这陛下南巡的绢图倒有一事麻烦。老夫受巡抚大人之命接驾,自然是能面见圣人,可这三位大师却通融不得,见不得陛下龙颜,又如何作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