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二十五章 乾隆南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乾隆南巡 (第2/2页)

也呼来喝去不假辞色。如今张东官一步成了六品官,虽然比他还差了级,却简在帝心。自己的前途说不得就靠在张东官身上了。

    这边,乾隆照常题了几个御字——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是他的习惯,在清朝以前皇帝的御笔都是极珍贵文物,到了乾隆这里成了批发货。天平山、灵岩山、木渎山塘街,光一个木渎镇上就不下十多处。

    文采又不行,就如昨日他在狮子林玩地开心,兴致来了给一处亭子题字,随手就是“真有趣”的大白话,辛好旁边跟随的臣子才思敏捷,去掉了‘有’字,成了“真趣亭”,还算是能读地过去。日常随手的白话文也就是‘乾隆到此一游’的水准,简直是城市牛皮癣。皇帝的字又不能随意对待,甚至还要废人工去制碑摹刻。

    官员照例作出感激涕零样地接过御字,一阵不要钱的马屁随口道来。

    一群人真敢拍,一个人真敢信。有些话说着说着就会习以为常,听着听着就会引以为真。所以也真不怪乾隆,有些话听了几年、几十年,周边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奉承,他难免会有自己是李、杜再世的想法。

    此时乾隆换了一身明黄色的短衫,说起来他也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了,看着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周围几个四十多岁的官员看着还年轻些。准备妥当,正打算出亭子登山,太监总管马国用走上前来。

    “皇上,织造使曹荦与御膳监张东官候在外面,称备了‘生津百果汤’,您可要用?”马国用轻声问,袖子里收下了一锭足有十两的银子,那是曹荦的‘孝敬’。

    这钱作为太监总管的他收得熟门熟路,只要办事不出岔,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怪罪。

    乾隆砸吧了一下嘴唇,还真有些口渴。

    “宣”

    “遵旨。宣曹荦、张东官觐见!”

    早等在亭子外候着的曹荦赶紧领着张东官上前,也不敢靠近亭前台阶,远远跪下叩拜。马国用从张东官手里接过盛放百果汤的竹节,先验尝了一口,片刻后确定没有不适的异感,恭敬地奉给了皇帝。

    乾隆喝了一口,只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多种果香很是清爽,又连着喝了几口,一竹筒的百果汤见了底,“张爱卿的手艺总是不会让人失望。这百果汤,准备许久了吧?”

    “启禀万岁,是昨夜曹大人提醒下官,今日万岁爷行程紧凑,路途上怕会口干,让下官准备一些生津解渴的饮品。下官今晨让人采了晨露,用初春的果子做了这百果汤。”

    “曹大人,是织造使普福吧?”

    “奴才在,奴才叩见万岁,万圣金安。”终于有了自己面圣开口的机会,曹荦赶紧道。

    有资格自称皇帝奴才的人可不多,乾隆想了想,恍然道:“你可是内务府出身,正白旗的包衣?”

    内务府确实是皇家的家奴,自称一声‘奴才’并不逾越。正白旗是多尔衮一支,当年因多尔衮被抬为‘上三旗’,也算是根正苗红。

    “荣陛下惦记,奴才惶恐。”

    “嗯,你有这心思,不错,朕记得了,退下吧。”

    曹荦等的岂不就是这句话?当下心花怒放,只觉得平步青云之日可待,再次叩首后退下了。张东官也想跟着走,却被乾隆拦了下来。

    “记得爱卿前日说,这姑苏城有厨子手艺更胜于你,如今在那魁星楼掌厨?”

    “回万岁,确实如此。下官本是魁星楼掌厨,因入了曹大人门庭,只能离了魁星楼。前阵子偶遇了孙先生,厨艺胜下官不知凡几,便将魁星楼托付给了先生。”

    “哦,张大人的厨艺已让朕惊为天人,能让你心服口服的,朕还真想不出能如何。那魁星楼可在近郊?”

    听出皇帝的意思,张东官也不知这对孙先生是好是坏。寻常厨师若能为皇帝做一顿饭,那是烧香拜佛都求不来的,可孙先生之前却有意推脱。只是皇帝开口问,张东官也不敢耽搁,更不敢打诳语。

    “魁星楼正在这天平山、灵岩山的脚下,陛下之后去灵岩山寺捻香,途中会经过此地。”

    “那可正巧,待朕下山,今日午膳就改为此地吧。马国用,你去安排一下。”

    “喳!”

    皇帝的午膳原定在灵岩山内用斋的,想必一应准备早就做好,临时该行程,造成的浪费无算。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自然是随心所欲。

    对苏州府的官员来说,能让皇帝满意,就是倾一府的资源也是毫不犹豫。别说浪费一些食材,那是连想一想的念头都没有的。

    倒是巡抚庄有恭想了想,前阵子去魁星楼接待他的还是张东官的徒弟,手艺虽比不上师傅,也有了几分火候,却没听说何时来了新的大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