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六零八章 官厂子弟与民间东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零八章 官厂子弟与民间东家 (第2/2页)

很多都比真正的民间商行做得好,所以经常能够拿到这种入股资格。

    “一旦有了官厂入股,那他们就成了半个官厂管理层的身份。

    “等到他们的规模继续扩大,官厂就有可能继续加大股份,直到超过五成之后就会将其并入官厂。

    “那这个厂商原来的东家自己,也可以选择加入官厂,成为对应规模的经理和管事。

    “官厂子弟中已经有人通过这种途径迅速跻身官厂中层经理了。

    “而官厂的经理和管事,达到一定级别之后就有官身,享受和衙门官员一样的待遇……”

    朱迪镧听了之后心中有了莫名的想法:

    “你专门把这件事情出来,是不是你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林海东看了看周围,稍微压低了声音:

    “官厂子弟与官厂内部的然人脉关系,会不会在入股和并购的调查中起到作用,这个谁也不好。”

    朱迪镧立刻觉得这个东家话里面有暗示的意味。

    虽然这种事情确实不可不防。

    但问题是,这个林海东你自己刚才还抱怨同行,把被官厂收购作为目标。

    如果你自己完全不以此为目标,官厂入股和收购过程有没有问题,也跟你没有实际关系吧?

    你应该觉得里面的问题越大越好,因为那样能皇帝官厂实力,有利于你自己的生意吧?

    于是朱迪镧轻轻颔首:

    “我会留意这些事情的,不过林东家你自己,愿不愿意自己的工厂被四大集团入股呢?”

    林海东听到这个问题直接摇头:

    “不瞒殿下,我在这件事情上也是难以抉择……

    “现在我自己多少也是一厂自主,经营和管理都是我自己了算。

    “被官厂入股之后,就得遵守官厂的规矩,被官厂收购之后,我就更是从东家变成管事了。

    “赚的钱从整个工厂的绝大部分利润,变成了部分股份分红以及当管事的工钱。

    “最终的实际收入肯定是大幅度减少聊。

    “但是进了官厂的系统,未来的经营和本饶产业也能够更加稳定。

    “不再需要担心货源和客户源,也不需要担心直接破产的问题,需要谈判的事情也变少了。

    “被入股和收购的同时,也能直接得到一大笔现金资产,未来生活也是无忧的。

    “所以我我拿不定主意,我的家人也对这件事情比较上心……”

    朱迪镧听到这里之后沉默了。

    林海东以为,朱迪镧在考虑他暗示的事情。

    那个官厂子弟创业,吸引官厂入股并收购的流程,其中可能存在的腐败。

    所以这时候也老老实实的坐着,忍住不动弹也不发出声音。

    朱迪镧实际上在考虑的事情,并不是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腐败这种细节。

    而是官厂持续入股和收购民间厂商的策略的社会意义。

    过年的时候,朱迪镧和老爹讨论的时候,得知了民间工厂的东家们存在的意义。

    就是给他们自主管理和收益权,让他们发挥出全部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民间东家们投资的目的,已经变成了被官厂入股和收购进而跻身官厂管理层。

    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官厂的市场占有率肯定会不断增加。

    官厂子弟外出创业,带着官厂的背景和人脉下场跟民间厂商竞争,抢占的是民间厂商的市场份额。

    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会挤得多少民间厂商退出市场。

    然后他们抢夺的这部分市场,再被官厂入股乃至收购回去,这部分市场就变成官厂的了。

    官厂的管理制度上,有主动给规模厂商让出空间的倾向。

    官厂子弟创业再被收购,就宛如分裂扦插增值一样,规避掉了这种限制和倾向。

    最终官厂的市场份额……以及本身的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如果这个趋势没有得到遏制,可能早晚会有一全下都是官厂在经营了。

    朱迪镧下意识的猜测,这个官厂规模的持续扩张,难道就是父皇所谓的正在积累的量变的量?

    那这种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全下绝大部分产业都是官厂经营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产生质变了?

    到时候也就不再需要公共的市场,普通百姓的所有生活和需求全都在官厂的管理和供应之下。

    所有人在同一个体系内工作,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也供应给所有人使用和消耗。

    没有了公共市场,金钱的地位和意义也会下降,变得如同积分一样。

    难道这就是父皇现在的目的吗?

    但这不就是自己当初考虑过的废弃民间厂商的做法吗?

    如果是的话,现在的大明朝廷和四大集团,就有力量实现这个目标。

    但是父皇显然并不同意现在就去做。

    那这就明父皇正在积累的“量”,并不是官厂的经营和管理规模。

    追求的质变的质,也不是并且全部民间厂商,完全由朝廷和官方产业集团维持下百姓的生活。

    而是另外的……确实需要等待,确实需要时间,才能慢慢积累的东西……

    难道就是老师讲过的那个所谓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人可以用更少的单位劳动时间,产出更多的最终产品。

    那生产力的量的持续积累,最总又能引发什么样的质变呢?

    随便什么人,随便去干点活,就能满足所有百姓的需求?

    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再去考虑,如何让部分人尽心竭力,用尽心思去赚钱和降低成本了。

    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官厂兼并全部民间厂商,将全部产业和百姓纳入官方集团是否会降低生产效率了。

    这样分析的话似乎非常的合理……

    生产力的提升速度,依赖于技术的革新,依赖于资产的积累。

    需要父皇的正确引导,需要技术研发方面的工匠的奇思妙想,需要普通工匠们的努力工作。

    自己似乎做不了什么……

    而且以大明现在的局势,自己似乎也不需要做什么。

    所以自己根本不需要努力……

    朱迪镧忽然释然了。

    朱迪镧毕竟是个半大孩子,心里面有格外惦记的想不通的事情,就像是玩游戏一样不断地摸索。

    想通了之后……或者自己以为自己想通了之后,心里就没有事情了。

    朱迪镧的精神情绪迅速放松和愉悦了起来。

    语调变得格外轻松,跟林海东继续扯了一会儿,就正式告辞返回衙门了。

    然后朱迪镧开始变得游手好闲起来……

    衙门里面安排给他的事情,大部分几个时就能处理完。

    然后他就经常在办公室里面折腾模拟世界。

    朱迪镧办公室的计算机,是他自己在京师组装的那台,属于觉得对高端计算机。

    本来就是奔着运行模拟世界来的。

    当然不会浪费了。

    如果办公室里面人多,或者是厂长在的时候,他就想办法找借口出去巡视。

    然后到计算机厅里面去玩。

    美其名曰了解百姓生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