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这样度过_十四 香港电影的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四 香港电影的崛起 (第1/1页)

    每个香港电影人都在怀念曾经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香江电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那个时代的香港人自信,脸上都洋溢着向上,快乐,自信的脸色。不过他们也确实有这个资格,在二战后,处于转型期的西方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香港人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抓住了天时。地利,是指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几乎是坐享其成。香港除了面向东南亚,背靠祖国大陆,经济腹地辽阔的地利优势外,时差位置也非常有利,使它处于一个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服务经济中心。股市,楼市,工资等方面都在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发展。

    香江电影的崛起要感谢一个人,邵六叔,六叔为香江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是邵氏的口号,也是他的原则,在上世纪5,60年代,邵氏集团就崛起了,直到70年代达到巅峰,然后就不断衰落下去。邵氏电影开创了第一个香江电影的辉煌,不过他只是开创者,没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王者,至于下一个时代的王者,也是从邵氏出来的,他的名字是邹文怀。

    邹文怀当时是邵氏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邵逸夫的得力干将,不过他不满公司的薪资制度,离职出走,带着其他几位心腹另起山头,成立了嘉禾公司,但是发展并不好,公司岌岌可危。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的名字是李小龙。

    现在我们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不过当时的李小龙还是籍籍无名,他原本想找邵氏合作。不过六叔感觉他要的太多,六叔又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因此双方分手。邹文怀看到了这个时机,拉拢了李小龙,嘉禾影业迅速崛起,李小龙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卖座,甚至都打入了好莱坞,这在之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不过李小龙的突然离世让邹文怀措手不及,不过还好,他找了两员大将,一个是许冠文,一个成龙,这两人支撑了嘉禾后面的崛起。

    许冠文,冷面笑匠,他的电影有种市井气,很受人们喜欢,经常在香港票房榜前列。成龙是李小龙之后的第二位打入好莱坞的功夫巨星,他的成功让嘉禾更上一层楼,甚至后来成为香港最强的电影公司,不过嘉禾的没落也与成龙有一定关系。当时洪家班也与嘉禾关系密切,洪家班也是当时很重要的一股力量。这几个因素导致了嘉禾在离开李小龙以后还能发展。

    不过就在嘉禾和邵氏厮杀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又一家公司出现了,他就是新艺城。新艺城由麦嘉、黄百鸣、石天创办于1980年9月,新艺城”是香港电影的一个传奇,从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时期曾逼得势如水火的老牌寡头邵氏和嘉禾联手对抗新艺城。三足鼎立的形成预示了香港电影最繁荣的时代到来。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达到了巅峰,在当时,东南亚,日韩,甚至整个亚洲都是香江电影的后花园,拍出来根本不愁卖座,不过这里面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最后导致了香江电影的没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