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这样度过_十五 香港电影的没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 香港电影的没落 (第1/1页)

    经历过7,80年代的发展之后,香港电影还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没落。新艺城的解体,邵氏的退出,成龙,李连杰等一批人的出走,经济危机的到来,好莱坞的冲击。最终,这个曾经的东方好莱坞开始没落下去了,留给后人的只有叹息和无奈,直到现在,香港电影已经成了很多人记忆中的场景了,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在了。他就像一个传说,或许将来也不可能出现了。

    90年代的到来,谁也没想到曾经的三巨头之一新艺城突然分崩离析。据说原因很多,更普遍一些的说法是分配不均,当时由于股权分配问题,七人组的利益差别很大。而这一点就很多人不满,于是很多人开始干私活,甚至有的成绩比自家电影成绩还好,这就让其他人更不满。老板想了个妥协方式,开工作组,不过治标不治本,最后新艺城还是解散了,那个曾经让邵氏,嘉禾联手应对的巨头倒在了自己手里。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没有好消息传来,李连杰,周星驰,周润发的崛起,甚至一度有两周一成的说法,这些新鲜血液的进入,让香港电影一度看到了复兴的苗头,甚至很多人憧憬能再此复制7,80年代的辉煌,可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确是残酷的。

    少了台这个大市场,香港电影的回本变得很困难。东南亚各地也纷纷开始限制香港电影的输出,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因此香港电影的投资开始变得谨慎,一批电影人开始北上,希望通过大陆开启一条新路。

    不过当时大陆对电影方面比较谨慎,对香港电影的管理很严格,这也导致了香港电影愈发困难。另外,就在香江电影遇到危机的时候,最可怕的老虎来了,那就是世界第一的好莱坞的冲击。

    7,80年代,由于文化的原因,好莱坞在东南亚的受欢迎程度其实并不如香江电影。虽然也有爆款,但整体来说,还是文化更近的香江电影更受欢迎一些。这也是香江电影能一直繁荣的一方面,不过到了90年代,时代开始变了。

    由于技术的发展,好莱坞方面场面做的特别恢宏,而这是香港电影方面所不具备的。香江电影一直都比较小家子气,经常斤斤计较,虽然成绩也算不错,不过面对好莱坞的冲击,就有点不够看了。

    1993年,香港电影市场遭遇了好莱坞电影冲击,这年周星驰出产了7部影片,可在港的总成绩还不如好莱坞一部《侏罗纪公园》。眼见阵地失守,1994~1996年,周润发与成龙轮流发力,《赌神2》《红番区》等电影多次夺得年冠,抢回第一的宝座。就在大众以为香港电影即将赶上好莱坞了,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用1.19亿的票房成绩将这个可能性彻底摧毁,这一年不止《泰坦尼克号》,紧接着暑假档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以5823万港元的票房成绩将只有4542万港元票房成绩的香港本土电影《一个好人》挤到第三的位置。

    这是香江本土的变化,至于国外,衰落来的更迅速,甚至在泰坦尼克号来临之前就已经丢失了自己的市场。由于好莱坞冲击过于强烈,很多香江电影人出走好莱坞,第一个尝试的就是香江电影的代表人成龙。

    95年,成龙凭借红番区进入了好莱坞市场,不过这不是成龙第一次进入好莱坞,前几次都败的很惨,这次终于成功了,成龙的这次成功给了很多人激励,于是一批批的电影人开始冲击好莱坞市场。

    李连杰,周润发,周星驰,李安,吴宇森等等一大批人开始出走香港,冲击好莱坞,那个时候华语片在好莱坞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这个成绩不能掩盖香江电影的衰落,这批冲击好莱坞最成功的两个人就是成龙,李连杰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没激起什么水花,有的人开始很成功,后来也失败了。这批人的出走导致香江电影青黄不接,自此以后,再也没能翻身。

    另外,由于韩剧的迅速崛起,香港开发的很多市场都被韩片占据,而香江电影人只能北上和大陆一起合流。现在已经算彻底没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