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多事之冬 (第2/2页)
。” “他尤其对你特别尊重,言听计从。因此,我希望你能出面去劝动他。” “到了那天起兵之时,希望他最好能出兵帮助我们,如果实在不行,他就在军营观望,不要出兵。” 司马亮说到这里,站起身来朝着张源明拜了下去: “张兄,我为天下百姓、为大周朝恳求你了,希望你能答应我去劝说吴一杰。” 张源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白发苍苍的司马亮,热血上涌。 他一直同情民间百姓,讨厌这个腐败的朝廷,痛恨皇上荒yin无度,朝廷官员贪赃枉法、变本加厉的剥削百姓。 他见帝国千疮百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心痛不已。只是自己无可奈何,无力改变现状。 所以他只好远离庙堂,隐居庄园,很少在世人面前露面,潜心做学问。 现在,看到眼前的右相司马亮说要举兵推翻昏君,心里一万个赞同。 他想想自己和弟子吴一杰的感情,想想吴一杰的平时为人。觉得劝说吴一杰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他于是慌忙扶起司马亮。答应道:“右相不必如此,推翻昏君。挽救万民于水火,也是我的所求。” “刚好吴一杰现在正在我的庄园里,我现在就回去劝说他,只要有了消息,我就立刻回来告诉您!” “我尽力争取劝说成功,让右相所谋的大事成功,杀死昏君,救万民于水火,挽救大周国。” 张源明匆匆告别了司马亮,从右相府出来后,急忙赶回了“绿柳庄”,心急火燎的快步来到书房,见到吴一杰还在。不由得松了口气。 两人还没说上两句话,他就把吴一杰带入了一间密室。两人落座后。 张源明上下打量了吴一杰一阵,正色问道:“一杰,你认为老师为人怎么样?” 吴一杰稀里糊涂就被他拉进了密室,心里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他见张源明如此问他,慌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回答道: “老师,您是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您才华盖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您为人正直、行为高尚,您就是我一生的表率。” 张源明听后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下,问道: “如果,我现在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失败后我们两人都会掉脑袋,你会不会去做?” 吴一杰目光坚定,毫不犹豫的答应道;“老师放心,您这么多年来一直悉心教导我,情同父子。只要是您交代的事情。” “一杰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去做。” 张源明见他回答的如此坚决,不由得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于是把右相交代的事情告诉了他,吴一杰沉思了一阵,满口答应。信誓旦旦得说保证做到。 两人于是坐下来认真研究行动方案。 由于卫戌军中有着不少右相赵墨舟安排的亲信将领,因此,要想在那天卫戌军出兵参与造反,必须想办法在此之前除掉这些人。最少需要十天以上时间。 两人于是仔细的讨论了行动细节。直到很晚才随便吃了点东西,两人这才分开。 两人分别后,张源明坐了辆车去了右相府。 右相司马亮得到了张源明的肯定答复后,心里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晚上司马亮秘密召集主要人员开会。 这场会开到很晚方才结束,定好了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承担的任务进行准备工作,十天后一起举兵造反。 会议结束后,司马亮回到书房,叫来了一人。那人身材壮实,脸庞削廋,下巴留着几缕胡子,看起来普普通通。 只是偶尔眼睛里有精光流露。 司马亮道:“刘将军,我们决定很快就要起兵。” “你明天选三百可靠人手,化妆成普通人带着公子悄悄离开。” “你们前往雁门关,那里是燕洲前往中原的必经之地。小姐从燕洲回来必定经过此地。你们到那里等到她。” “等到她后,你们立刻前往沧州乌龙县,县官是我秘密安排的人,对我极为忠诚。” “乌龙县内有座乌龙山,山高林密,远离城镇。你们去山里寻找桃花寨,寨主是我的三弟。那里是我安排的司马家的最后退路。” “你们就在那里隐居下来。等候京城的消息。” “如果我们举兵失败了,你们就一直在那里生活下来。莫问世事,留住我司马家的血脉。” 刘将军拱手答应。 京城里风起云涌。 袁梓墨和司马飞雁喝完酒后,第二天起得比较晚。他上午到茶馆时,张虎已经在休息室等了很久,一见面就告诉了他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昨天燕洲前往围剿起义军的军队大败,五万军队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逃了回来。 目前,起义军已经发展到了十多万人。占据了燕洲北部大半个州的土地。竖立了旗号:“顺天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