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82章 种地和村里的事情 (第1/1页)
周六,姜齐和姜楚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的时候,才知道,家里的牛,两天前就生病了。 现在正是收割小麦的季节,虽然小麦差不多收完了,但是接下来还要打场,还要种玉米。 没有了老黄牛,姜齐的父母,就辛苦很多。 看着父母消瘦、急切的表情,姜齐也有些难过。 “你大爷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姜正一边给牛身上倒着凉水,一边叹息道: “好好的一头牛,突然之间就站不起来了。” 村里其实没有兽医,所谓的大爷,其实就是村里的医生,姜信。 姜齐也不懂医术,对于这头牛的病,也只能说,听天由命了。 只是,没有了这头牛,父母真的会很辛苦。 “爸妈,要不,再去买一头牛吧”姜齐说道: “去镇上买一头,我知道,镇上有卖牛的”。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有了牛,就能拉水,就能打场。 姜正想了想,摇摇头: “算了吧,麦子也差不多收完了。 因为你的建议,村里又建了上百个蓄水池,蓄水池就在地头上,不用和往年一样打水了,种玉米也不会很累。 主要是马上就要盖房子了。这头牛就已经半死不活的,再多一头牛,照顾起来也麻烦得很”。 姜齐想了想,觉得父亲说的也对,点点头: “那下午,我和你们一起去种玉米吧,尽量多种一点,我大舅说了,我们家盖房子,红砖、瓷砖,水泥和钢筋,他承包了。 不用我们花钱。” 姜齐的母亲一愣,然后就有些欣喜,虽然现在自己家不缺这几千块钱。 但是大哥的态度,是让人有亲情感的。 二十来年了,自己结婚这二十来年,几乎和娘家没有太多的来往。 和大哥和三哥就像两个世界的人,大哥的态度改变,自然是因为姜齐。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和哥哥家来往,姜齐的母亲,自然也不例外。 看了一眼姜齐的母亲,姜正点点头: “也好,到时候,房子盖好了之后,请你大舅一家来坐坐。” 姜齐和母亲一起点头,姜齐又说道: “好像我三舅,工厂的效益不怎么好。我三妗子有意见呢”。 姜正哼了一声: “和你三舅家,一直也没有来往,他们的事情,我们也不管”。 姜正的母亲低下头,有些难过。 因为,姜正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还没和姜齐的父亲结婚,就给姜正的三舅家看孩子。 姜正三舅家的表姐和表哥,是姜齐母亲给看大的。 从一两岁看到五六岁,一直到姜齐的母亲结婚,表姐和表哥,也上了幼儿园。 但是姜齐和三舅,三妗子,从来不觉得欠姜齐母亲的。 甚至两家几乎就没有来往。 前些年,姜齐的母亲还一直说,年轻的时候,在县城住过几年,那就是说的给姜齐的三舅家看孩子的事情。 想到这里,姜齐也觉得,这样的亲戚不来往也罢。 上一世不来往,是因为自己家高攀不起。 但是这一世的不来往,却是因为姜齐不需要去攀附谁了。 中午,在家吃了午餐,即便是姜楚,也和姜齐一起,去种玉米。 果然,上百个的蓄水池,给种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原本如果天旱的时候,挑水或者牛车拉水种地。 现在,蓄水池就在田间地头,最近的只有十几米。 而且蓄水池的高度,往往都是比农田高一点,所以只要一根水管,就能引到地里,比起往年来,节约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体力。 即便是村里的老人,今年开始种地也不那么辛苦了。 但是村里真正知道蓄水池功劳的,其实也不多,大部分人,还是感谢村里,并不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姜齐。 只有姜楚,知道这是哥哥的主意,小声的说道: “哥,你怎么想出来的主意?要是没有蓄水池的话,挑水多累啊”。 姜齐笑了: “懒人才是世界前进的动力。 电梯就是懒人发明的,不想走路的人,不仅发明了电梯,还发明了汽车轮船。 我也就是觉得,蓄水池这种东西,可以让人偷懒罢了。 meimei,你是一个女孩子,虽然我觉得人不能过于的懒惰,但是,你未来,也不要凭借体力劳动生活。 等你上了大学之后,未来肯定是要坐办公室的,那时候,今天的生活,都是你最美好的回忆”。 姜齐说的是实话,在二十年之后,任何一幅田园的照片,都会让很多的人泪流满面。 因为,这是太多人回不去的少年和童年。 和父母在一起种田,在前一世的姜齐和姜楚看来,这是生命的辛苦和无奈。 但是在穿越后的姜齐看来,这是生命最幸福的时光。 虽然没有牛,但是因为蓄水池的缘故,加上姜楚和姜齐的帮忙,一下午的时间,一家人种了大半亩地的玉米。 按照这个速度,几天时间,就可以把几亩地种完了。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蓄水池确实方便了很多人,但是在二婶看来,却不是个好东西。 因为往年,二叔给人拉麦子,然后给人拉水种地,一来二去可以赚两份钱。 今年有了这么多的蓄水池,拉水的钱就赚不到了。 只能赚到拉麦子的钱了。 “这件事情,还是怪那个姜齐”二婶在家里,喃喃自语: “出什么主意不好,偏偏出这种主意。 有了文化,就知道瞎出主意。 这一来二去的,一个麦收的季节少赚好几百块钱呢”。 二叔赶紧打断二婶的话: “头发长见识短的,虽然少赚了几百块钱。 但是,咱自己种地也少花不少功夫呢。 我想着,赶紧把地种完,给姜齐家拉砖,盖房子。 五百块钱他也没要,这一回,该帮忙就帮忙吧”。 二婶撇嘴: “你给他拉砖,感情他们家不给你钱。 要是不给钱的话,你还是去县城干点活吧,别去凑脸子了。 现在大哥家也不缺这点钱,让他找几辆大车,几趟就把砖瓦水泥的拉回来了”。 姜义摇摇头: “要是那样,咱以后遇见点事情,大哥肯定不会帮忙的。 正是因为大哥嫂子家有了钱,咱才多出面帮帮忙。 到时候,我们家有事的事情,他家能不好意思不帮忙”。 二婶哦了一声: “要说帮忙啊,我们家的房子,也盖了十来年了。 你也不想着,什么时候盖新房子?姜汉得找个媳妇了。 到时候,我们一家人怎么住? 没有新房子,谁家的闺女愿意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