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蔡邕情cao (第2/2页)
到,“咱们要搬家了。对不起琰儿,以后的日子会很苦。还可能有危险。” 小丫头蔡琰揪着老爹的胡子说到,“跟爹爹在一起,去哪儿都可以。”蔡邕听了更加愧疚,哭出声来。 到了第三日,蔡邕接到流放的文书。被流放至并州五原郡安阳县。 蔡邕接到文书,仰天叹息一声。带着一家老小就上了准备好的马车出发了。马车里坐着四个人。显得有点儿挤,蔡邕与妾室王氏坐在主座,两个女儿分别坐在两侧。 大女儿十三岁,因五行缺木。又取母亲姓氏做半边字。所以取名叫蔡琳。 小女儿七岁,因五行缺火,同样取母亲姓氏做半边字,所以取名蔡琰。 家中大部分书籍都在老友家中存放。只带了正在撰写的书籍,及少量十分需要查阅的书籍。但是依然装了五六车。 十几个下人跟随。另外还有两个朝廷的押送的公差,负责将蔡邕一家押送到朔方(注:唐宋时期才出现扣押,步行,枷锁)。 没想到刚出洛阳没多久。前行路上的一棵树就倒了,接着就出现一伙劫匪,将蔡邕一家团团围住。拦路抢劫。 领头的刘洪喊到“呔,来人可是蔡邕?” 蔡琰从马车上露出小脑袋看了一眼,目光看到十几个土匪,个个持刀,凶神恶煞。吓得蔡琰赶紧退到母亲怀中。 蔡琰母亲王氏王五娘,听到外面喊话,十分害怕,想着自己还年轻貌美。如果落入贼手,后果不敢想象。连忙从座下抽出一把匕首,紧紧攥住。王五娘打定主意,如果贼人……,她会立即自杀。 但王五娘又看到自己大女儿蔡琳。手就有些颤抖了,自己死了女儿肯定逃不过。那要不要先杀了女儿?心中升起这个念头的同时,王五娘的手更加颤抖。心里一惊,对自己的想法也十分害怕。立马松开抓刀的手。心中自责,自己怎么能有这个想法? 咬牙决定,如果贼人进来,自己一定要拼死护住两个女儿。哪怕自己以身侍贼。也不能让两个女儿受到丁点儿伤害。 蔡邕对王五娘的想法并不知情。从马车中钻了出来,跳下马车。盯着土匪看,心中惊恐,说到,“我便是蔡邕,要杀要剐悉,悉听尊便。但求各位英雄好汉放过我家妻女、仆人。” 土匪领头的刘洪举着刀恶狠狠说到,“哼,是蔡邕就好。交出钱财,饶你们不死。” 蔡邕为难的回答到,“我们一家是皇帝流放边疆的罪人,真的并无钱财。” 刘洪哈哈大笑,说到,“老儿,欺我等眼瞎,你这一车车的财物难道都是石头不成?” 蔡邕叹了一口气说到“虽说不是石头,但对诸位好汉而言,跟石头并无区别。” 刘洪心里不屑。说到,“哦,我到要看看,都流放到边疆了,不带财物会带什么东西。” 蔡邕说到“各位英雄请便。” 刘洪对手下说到“兄弟们,动手,搜。” 土匪中有几人动手,将后边马车上的东西一一打开查看。 一个土匪说到,“头,全部是书简。” 刘洪说到“我不瞎,看到了。” 转头对蔡邕说到“你们一家老小千里迢迢去边疆,不带财物竟然带书籍,有什么用?能当饭吃么?” 蔡邕说到,“对你们而言,无用,对我而言,这些比我的命都要重要。这些书籍让我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多的先贤伟人,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康,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着。” “书籍里记载了过去发生的种种历史。总结了经验教训,为百姓更好的发展方向。制造出了无数的工程器械。如改江利田,提高土地收成。如曲辕犁,提高种植效率。造福百姓。” “而且书籍可以让人明白是非对错。纠正德行。如:孔孟之道” “还有书中有很多道理需要有人去摸索、探索。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 “我们终会死亡,我们看不到子孙后代,无法跟子孙后代交流,但是书可以啊。”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可能现在解决不了。但把问题写在书籍上,百年、千年后终会有人解答。后人与我们进行千百年时空穿梭的交流,岂不美哉?” 蔡邕越说越兴奋,起初还害怕,每说一句气势就强上一分。最后死死地盯着刘洪问到,“你说书籍有用没用?” 刘洪感叹世间竟有如此情cao的人。被蔡邕高尚的情cao所折服。感觉蔡邕的一大堆话犹如一把锤子,重重的敲在他的心头。震的他头晕眼花。 说到“先生大才,品行高洁。先生一番话对于我而言犹如皓月当空,照亮黑夜。世间若都如先生这般人,想来就不会有那么的贫苦百姓了。” 刘洪看了眼蔡邕,说到,“实不相瞒,在下叫刘洪,是名刺客。受人相托。今日前来,其实是为取蔡公人头而来。” 蔡邕心里一惊,眼睛大睁。连忙后退。 刘洪赶紧说到“蔡公莫慌,今日被蔡公教化。敬佩蔡公的人品。小人不敢再为难蔡公。是宦官程璜,派小人来刺杀蔡公。今日我未杀蔡公,恐怕程璜不会放过先生。望蔡公今后路上多加小心。” 蔡邕听完顿时放下了心,同时心中感慨。自己的坚持是有用的,不与小人为伍是对的。自己编书育人,教化百姓的坚持是对的。于是蔡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蔡邕对刘洪拱了拱拳,说到,“壮士今日未杀我,恐怕也要受到牵连,壮士也要当心。今日一去,壮士当保重!” 王氏听到自己一家可以平安无事,一口气松下来,直接就捂住嘴小声哭泣起来。 由于消息闭塞,程璜得知情况后已经过了好几天。程璜当然不会放过蔡邕。于是给五原郡官员传信,让五原郡官员继续加害蔡邕。但是五原郡官员同样敬佩蔡邕为人,不仅未能加害蔡邕。还告知蔡邕情况。对蔡邕还多加照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