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游三国_第二十三章蔡邕情cao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蔡邕情cao (第1/2页)

    退朝后。中常侍程璜,却对蔡邕心怀憎恨,因为蔡邕说的宦官干政其中就有他程璜。而四年前夏育等人攻打鲜卑,也正是他和王甫二人在背后支持,这蔡邕就是点了名的骂他程璜,宦官干政。导致天象发生,这还了得。一个太监,何德何能,竟然背起了亡国重担。当真是欺人太甚。

    程璜越想越气。回去后就找来个小太监。说到,“去洛阳城中找个身手好的刺客,不要怕花钱,咱家有的是。让他去追杀蔡邕,定不能让蔡邕老儿活着离开司隶。”小太监应“诺”。转身离开。

    而西园那边,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过来禀报道“启禀陛下,王美人……”

    “王美人怎么了?”皇帝大声质问道。吓了小太监一跳,小太监赶忙说到,“死了,王美人死了”。

    皇帝吃惊的问到,“好好的美人怎么会死了?”

    太监慌忙回答,“奴才不知,奴才得到消息立马就过来禀报了。”

    皇帝气的踹了他一脚,转身回宫。回到皇宫见到了王荣的遗体。皇帝吓了一跳。因为王荣通身发黑,一看就是中毒的迹象。

    脑海里想过跟王美人发生的一幕幕。跟自己玩儿的最花哨的就是这个美人了。这个女人前几个月还给自己生一个叫“刘协”的大胖小子。想想就心疼。怒意逐渐就压制不住了。大吼到,“查,立刻给朕查。朕,就在这里等着。朕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敢毒杀朕的王美人。”

    小太监们都乱了起来。有召集羽林军的,有召集宫女的。审的审,问责的问责。没多久就查出来事情原委。羽林军前来报“启禀陛下,事情经过已经查出来了。所有证据证明是何皇后派人做的。”

    皇帝怒到,“这何思好大的胆子,身为皇后竟然做如此伤天害理的事,她眼里还有没有朕。朕一定要将她的脑袋砍下来。”

    有个宫女听到赶紧偷偷跑了出去。去找何皇后汇报情况了。

    这个刚当上皇后没几年的何思,因为给皇帝生了皇子刘辩,当时可是独一份。直接被皇帝封为太子,何思被立为皇后,让她有些飘飘然。对不少后来怀孕的宫女,贵人。都施以毒手。

    对待宫女太监,也是苛刻打骂。皇帝的妃子,皇宫的宫女太监对何思都怕的要命。这让何思更加的嚣张。

    如果不是王荣每次见何思前都用布将肚子勒紧。恐怕也会遭遇不测。后来将刘协生下,事情实在是瞒不住了。何皇后就发现了情况,而且一查看还是个皇子,气急败坏。直接派人用鸩酒将美人王蓉鸩杀。

    此刻何思得知皇帝要杀自己。何思慌了。以往都是杀别人,这次是要杀自己。吓得直接瘫坐在地。害怕的身子颤抖,浑身脱力。自言自语到,“怎么办,怎么办!”

    此时刚才来汇报的宫女说到,“皇后可以去找张让等诸位公公。陛下最听他们的话。”

    何思也反应过来,说到“对,对,对。皇上称他们为父,一定会听他们的。来人,快带上所有银钱,去找常侍张让公公,一定要让他来救我。”说完就去翻箱倒柜。拿出好多金银。

    门外进来两个太监,何皇后也没数多少,一股脑的将金银全部塞给两个小太监。说到“快去,快去。去找张常侍”

    两个小太监走后没多久皇帝刘宏便就走了过来。

    皇帝一进来便怒吼“皇后,你可知罪?”

    皇后何思十分惧怕,直接跪伏在地。惊恐的喊到“陛下饶命,都是妾身不对,是妾身鬼迷了心窍。得了失心疯。求陛下看在往日的情份上,看在辩儿的情份上。饶妾身一命。”

    皇帝看着这个曾经也十分喜爱的女人。想杀她的心又有些纠结起来。就开始指责皇后,何思也想拖延时间。配合着皇帝连连认错。态度十分惶恐。转移皇帝很多次注意力。

    不久,中常侍张让一路小跑了过来。将皇帝拉到一边。劝说到“陛下先息怒,皇后娘娘为陛下诞下太子。又被册封为皇后。皇后有功于社稷。而且现在太子年纪还小,才六岁,还需要皇后照顾。另外家丑不可外扬,虽是家事亦是国事。如果被外面的大臣听到,他们用这事儿来做很多文章,会说是陛下一大堆的过错。不知会有多少折子送到陛下手里。让陛下下罪己诏呢。”

    皇帝听得愣神。想了半天说到,“是这么个理儿,让父说的朕都知道,但是皇后所为实在是罪恶滔天。如果轻易饶了她,那协儿不久以后,怕是也一定会死于非命啊。”

    张让继续劝,说到“陛下,皇后这次之后恐怕不敢对协殿下动手了。另外陛下可以将协殿下送到董太后那里,有董太后保护,想来协殿下一定不会有事的。”张让答到。

    皇帝听了觉得有理,于是同意放过何思。让人将刘协送到董太后那里。由母后董太后扶养。虽然暂时饶了何皇后。不过,皇帝对着何思痛斥半天,冷哼而去。

    皇帝走后,何思松了一口气。又瘫坐下来。何思明显感觉到皇帝已经疏远了自己。恐怕以后都不会在宠幸自己了。

    ………………………………………………

    而蔡邕那边,退朝后回到家中就开始吩咐下人收拾东西。

    独自来到书房。看着书房里摆的满满的书籍。想着还没有编好的书籍,有些心痛。

    若是带走,一路颠沛流离恐怕会遗失不少珍本。若是不带,心中不舍。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整理。

    此时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儿跑了过来,对着将近五十岁的蔡邕喊到,“爹爹。家里这是干什么?怎么都在收拾东西?”

    蔡邕老来得丫头,对这个丫头十分喜爱。看着这么小就要陪着自己流放到边疆。很是内疚。心里的坚持有些动摇。自己图个什么?

    有时蔡邕也会想,要不自己也攀附权贵,同流合污算了。何必像现在这样,空有一身才华,满腔热血。却落得个流放边疆的下场。

    俯下身子抱了抱小丫头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