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商量 (第1/1页)
女配在种田文苟住了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八章:商量但是她没对赵小舟说,只神神秘秘地讲:“等以后,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大元朝说白了,就是皇室顾家的天下。 国泰民安,老百姓生活富足,是许多皇帝的执政理想。 只要知道棉花的好处,稍微有点野心的领导者都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是不辞辛苦地去了边徊都州城,盯着人种植紫花苜蓿的赵小舟。 唐景云说是惊喜,赵小舟便信她。 唐景云给他的,总是喜大于惊的。 唐景云从外面回来,渴得不行,这会儿才有时间喝水。 她连灌了两杯,想起刚才在小北山看到赵小舟的事,忙问:“日光烈,怎的这个时候上山去?” 赵小舟坐在桌边,指尖在桌面叩了叩,“去看你新种的桑树,它们长得很好。” 唐景云恍然大悟,道:“我还以为你去看紫雀木的,我种出来的桑树,自然也是好的。你是又有什么想法吗?” 好好地,忽然这么说,明显有后续。 赵小舟说:“我家很穷。” 唐景云差点被口水呛着。 她以为赵小舟开玩笑呢。 不过看了看他神色不像,就迟疑道:“……我借你点?” 赵小舟又说:“借了要还。” “那你想怎么样?” “我这里有笔生意。” 唐景云:“……” 赵小舟这是做生意做上瘾了啊! 你说说,一个好好的读书人,还是个官员之子,怎么弄得像个商人了。 大元朝的国库目前应该尚好。 赵小舟说的“我家很穷”,单纯指的是赵家,自己的私库。 其实,不然,赵小舟说的私库,其实是指皇帝的内库,就是皇帝个人的钱袋子! 他以及自个儿后宫的一应花费,都得从他钱袋子里出。 而大元朝皇帝充盈钱袋子的来源途径,有四个。 一是皇庄,独属于皇家的土地,皇帝自己派人打理,看天吃饭,结算出息。 然后是每年其他小国、各地官员、少数民族的首领,以及附属国直接进贡皇帝的,也是进皇帝的私人腰包。 再就是国库拨款。 皇帝也是官啊,当官就得有工资拿。 只不过他这官特别大、特权特别多,所以工资也多。 最后就是充军抄家所得的了。 每年大元朝总少不了那么几个官员被抄家的。 这些抄家所得,大部分是充入国库的。 不过遇到什么好东西,皇帝也会私心作祟留下一些。 这一届的皇帝顾和昶,他的运气不是特别好。 钱袋子轮到他手上的时候,都没剩多少。 他现在还年轻不觉得,等他到了该成亲的年纪,那花费就大了。 再不想法赚点钱,恐怕到时候还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赵小舟就觉得唐景云家的桑树种得好,喂出来的蚕也白白胖胖,吐出来的丝也跟着特别好。 由他去买树买蚕,养蚕房、缫丝厂的建设和缫丝女工以及织女们,都不用唐景云cao心掏钱。 只需唐景云前期帮他种种树,以后只管拿分成。 唐景云听了,就觉得赵小舟为了攒老婆本,还真是费心了。 桑树是本土植株,唐景云现在用一级养料种出来的桑叶喂出来的蚕恐怕就已是大元朝最好的蚕丝。 以后帮赵小舟种树,用一级的也是绰绰有余了。 一百系统币一袋养料用地一亩。 就算赵小舟种个几百亩的桑田,一个月也不过几万系统币。 徊都城种了几百亩的紫花苜蓿,上京也有几百亩的花田。 这几万的系统币,现在她一天就能赚回来还绰绰有余。 唐景云便问:“怎么分成?” 赵小舟敲了敲桌面,道:“四六如何?” 唐景云:“……”她这也太占便宜了吧? “太多了,二八吧。” 赵小舟道:“四六。” 唐景云最后道:“那就三七,别再争了。” 赵小舟看她说的认真,就点头同意。 “那你打算把桑田定在哪里?”唐景云问。 赵小舟道:“颖都城。” “那倒不远。”唐景云说。 颖都城就在驿都城隔壁,来回三四天足够。 因是每年拿分成,这笔生意唐景云便与赵小舟签了合作契约。 等赵小舟将土地规划好,桑树苗也到位,唐景云再去。 而在此之前,唐景云就开始搜集赤叶紫穗槐等有利土壤植株的落叶,准备到时一起拉去颖都城。 在唐景云着人去搜集落叶时,徊都城那边的饲马官,看着眼前不过吃了十天紫花苜蓿就已有明显良好改变的骏马,个个高兴地合不拢嘴。 有人甚至激动地悄悄拿袖子擦眼泪。 天知道,他们大元朝为了培育出自己本土的悍马,花了无数的心血却一直不成功。 但有了紫花苜蓿,这些便不再是梦想,这些马看着就比从关外引进的马种还要好! “爷不是说唐姑娘还想买些马么,去!给唐姑娘挑好的!” 于是等马大爷回来,卸下车后就带着一众小弟颠颠儿地顺着山道上去,准备吃个痛快。 但等它们到了那地儿。 就看到原先属于它和它一众小弟的口粮之地,它的兄弟马二爷带着一群棕色皮肤的大个子,正咔吱咔吱地祸害着它们的口粮。 大爷瞬间就怒了,马叫声传遍整个山头,声音还没下去,就被从旁边棚子里出来的赵大矛吼了一嗓子。 “叫嚷什么呢叫嚷?旁边不是还有地儿吗?” 赵大矛冲大爷吼了两声,向旁边指了指。 大爷一下子就怂了,蹄子哒哒地在原地踩了两下,转头对身后的小弟们叫了一声,老老实实带着它们去赵大矛指定的地方啃草了。 待它们吃了一会儿,赵大矛便拿出鞭子挥舞了几下,顺便吆喝了几声。 小北山上留了一片紫花苜蓿,唐景云划了一块给它们吃。 每天定点喂食,赵大矛会在旁边看着。 吆喝的次数多了,这群骏马也懂了。 于是看到赵大矛拿着鞭子回来了,这群马瞬间赶紧加快速度多啃两口。 在鞭子再次挥舞起来的时候,忙不迭地抬起头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然后任由背着背篓的赵大矛赶着他们下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