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第2/5页)

内阁便制定了禁止粮食出口政策。

    往年能拿宝钞买到粮食的邦国们,现在买不到了,不闹腾也就怪了!

    “人算不如天算,是不是等过段时间,撑过这个劫难了,还要来场更大的灾难?”方世玉看着面前舆图上这个古老的帝国,心中略有苦涩无奈的说道!

    江南。

    南京。

    整个南京的粮食,自从王川来到这里后,和朱允熥联合搞了一场宴会,至今也不过月余之间。

    南京城内,八成以上的粮食,都控制在了王川的手中。那些囤货居奇的粮商们,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而王川使用的手法,也被记录在了吴王府管事房!

    朱允熥一脸笑容的看着王川道;“王老弟,你可真是个奇人啊,你是怎么做的?”朱允熥的年岁有没有王川大,这还真不清楚,但他这声弟弟叫的,便是他要小,王川也只能挺。

    “吴王见笑了。小办法而已。我还有很多办法,可以让这些粮商们,将粮食吐出来。”正所谓,年轻气盛,少年轻狂。

    王川在一个月的时间,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赣江两岸的粮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堪称教科书级的布局,cao控。

    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如果他不骄慢,那这天下也就没有骄慢的人了。

    朱允熥对王川的其他办法并不感兴趣,甚至他对商业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这一次和王川的交流,接触。

    确确实实让朱允熥看见了,商业头脑的恐怖和力量,只是记在管事房的文书,他也看不懂王川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笑了笑道:“王老弟,你就直说吧,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王川苦笑道:“其实真的很简单,我先在城里高价卖粮,比所有粮商的价格都高,这样的话,他们自然就会跟着提高价格!”

    “毕竟粮食是稀罕物,现在不赚钱,以后就没机会了!”

    “提高价格之后,就是吴王出面,我和其他粮商说,朝廷为了平缓赣江两岸的粮价,肯定会出手的。到时候那钱还不是很容易赚!”

    “然后吴王现身,以朝廷的名义,去找了于家,这个时候,朝廷的人也下来了,他们去找了李家。”

    “而我就自己给自己打气,于家和李家看到朝廷给二百贯宝钞一斗米的价格要强行抑制粮价。”

    “虽然这个价格虚高了很多,但朝廷嘛,上贪下污。价格虚高非但不会让人怀疑,反而更加让人相信!”

    “但是朝廷要的粮食多啊。千万石起步,李家和于家想要成为皇商,替朝廷做买卖,自然就要争下来这个名头!”

    “全城抢购粮食,将数十家大粮商的粮食都给抢购走了。这个时候,我又放出消息,朝廷从交址收购的粮食到了江南!”

    “还没有得到货款的粮商们,堵住了于家李家的大门,要求他们给钱,然后我在放出话,说我要高价收粮。”

    “煽动一部分人,让这水越来越浑。”

    “之后也就简单了,我没收到粮食,李家和于家为了争夺朝廷皇商的名头,打的头破血流,争抢哄抬粮价。”

    “随着交址的粮食在龙江仓库卸船后,我就打着朝廷平抑粮价的名头,十五贯宝钞,向外卖粮。”

    王川说到这里,朱允熥疑惑道:“交址的粮食?交址有粮食运来吗?”

    “哪有粮食啊,交址的人都没多少,朝廷也是最近才开始移民的,但交址有多少人,朝廷知道,所以我知道,而他们不知道啊。”

    “他们只知道交址被朝廷收复了,没人知道开国公在交址杀了多少人的。”

    话音刚落,朱允熥继续询问道:“那交址的粮食就是个幌子?可这粮食怎么解释?”

    “就几袋子粮食,都是从黄河那边运来的泥沙撞在袋子。”

    听着王川的解释,朱允熥更加不能理解了,疑惑重重的说道:“那你就不怕,这个时候,你十五贯卖粮,然后于家和李家再来找你疯狂抢购?到时候你那点粮食,好干什么用?”

    “其实有的时候,我挺希望他们把我的粮食都抢走的。”王川耸了耸肩,随口说着。

    朱允熥道:“为什么?”

    “吴王,你以为我解决不了这件事情,最后会如何收场?殿下会放任江南的粮价居高不下,一直暴涨下去?”

    “不过可惜,我高估了于家和李家的财力,他们收走了赣江两岸地区的七成粮食,直接将他们自己做空了。”

    “交址的粮食到了,吴王和那个朝廷采粮官退出去,朝廷不在需要收购粮食了,他们手里虽然捏着大把的粮食。”

    “但一堆堆的债务,都压着他们身呢。地下钱庄,货商,这个时候,我以低价卖粮,所有人都会潜意识认为,朝廷的粮食到了,粮价暴涨的时间过去了。”

    “没有人会愿意拿着粮食走,而不是拿着钱离开。”

    “货商们不敢怎么样,但地下钱庄的人,可不管那些,剁手,剁脚的,不在少数。于家和李家想要活下去。”

    “被抵押的店铺不能用了,囤在手里的粮食没法卖,又急于救命,粮食不脱手,他们得不到粮食,赚不到钱,还会赔了命。”

    “这个时候,我在放出风去,苏州商会入行粮米食物,以苏州商会在江南地界的名望,还是没人敢争的。”

    “于家和李家不想死,只能把粮食卖给我。别人并非不敢买,只是买了也未必赚到钱,毕竟朝廷的粮食到了嘛。”

    “十三贯一斗米的价格,我从李家和于家收了一千七百万石的粮食,仓库遍布整个赣江两岸受灾地区。”

    “现在的粮价,自然就是我说的算了!”

    王川打开折扇,笑了笑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道:“嗯,虽然听你讲的很玄乎,但简单来说,不就是做空嘛。大哥和我讲过,哄抬价格,然后溢价,哎,反正最后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不行咯,他反倒不去想着怎么用商业手段解决问题,动不动的就杀啊,杀啊的,跟爷爷如出一辙。”

    朱允熥话音刚落,只见王川面不改色,但心中却是咯噔声,笑了笑道:“吴王,王川还有件事,希望吴王能再帮个忙。”

    “什么事,你说,能帮的,我一定不吝啬!”朱允熥道。

    哀叹一声,王川道:“家父严训,王家绝不能沾事关民生的买卖生意,这粮食如今是到手了,无论是我的粮食,还是买粮用的钱。都是从殿下手里拿来的。我只是替殿下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这粮食最终还是以官仓的名义卖出去才是。”

    王川心中苦涩道,是啊,现在就他一个人掌控着赣江两岸的粮价,如果殿下想动手?杀他一个人就能平息赣江两岸的粮价。

    他王川还没自负到以自己一人的价值和江南粮价,数百万民众生存大计作比较的地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