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第3/5页)



    “嗯,既然这样,那我就替老弟收下了,殿下说了,剩的钱你都拿走,算是你的报酬了,至于粮食应天府尹会派人去接手。”

    朱允熥微微笑着,那笑容在王川心中,无疑是一把利刃,插在胸口。

    愕然间,王川哀叹一声,无奈道:“赔了三万万贯宝钞哎。”

    心中虽然万般苦涩,但王川终究是不敢多说一句话。

    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吴王府。

    武凝雨从大厅里走了出来,看了眼王川那落寞的背影,对朱允熥说道:“殿下是不是......”

    “殿下会有错吗?不要想那么多了,岳丈大人去了武冈,把你托付给我,可别说错话,让我难做!”

    朱允熥直言道。

    也不知这武生林是如何想的,这还没成婚呢,八字虽然出了一撇,但这直接将一个女孩子送给了朱允熥。

    好歹朱允熥也是吴王!!他要是真的干了点什么,谁又敢把他怎么样了?

    武凝雨叹息一声道:“可是,这事情......”

    “你看到的是现在王川的落寞,如果有一天,王川以商人的身份,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控着国家的重要资源,殿下都要听他的。你认为这个帝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小的时候跟在殿下屁股后边,殿下就和我说过,商人嘛,有的钱赚就行了,不能让他们太膨胀了。”

    “如果商人掌控了粮食,铁,盐,茶,马,他们就会膨胀到在朝廷里培植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国家被商人掌控,底下的百姓得到的只是商人的那点点怜悯心的施舍,还要感恩戴德,朝不保夕。”

    “天下之大,竟无一块立锥之地!”

    “所有关系到民生的产业,关乎到国家安全的产业,只能掌握在殿下手里,也只有殿下会把天下的子民放在心上。”

    “哪怕这个殿下在如何荒唐也罢。”

    “遍数历朝历代,文官易主而侍。换个老板,继续贪就是了,商人,也没好那去!”

    朱允熥目光深邃,单单王川这一手做空玩的,虽然是场骗局,但他真的做的让人感觉恐惧。

    这样的人?还是不要给他机会控制国家的重要物资才好

    一旦他有机会,无论是为了展示他自己,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都会和国家的利益相互冲突!

    “可是,火器制造局不也有商人参与嘛。”

    武凝雨疑惑道。

    “这你就不懂了,政治嘛,所有的势力都可以用到,可以用,也要防着,说小了是保护自己的帝位,说大了是维护国家的安宁和平稳定发展。”

    “南京,扬州的火器制造局,苏州商会占比例不足百分之十五,民间散商占不到百分之五,七军都督府的淮西勋贵们,占不到百分之二十。”

    “看着是火器制造局在苏州商会的管理下运作,幕后老板还是殿下,这叫给他们喝汤的机会,不能吃饱,不能饿死,让他们拼了命的工作!”

    朱允熥笑了笑,小时候他还不理解方世玉为什么防的这么紧,他学的那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他做了王爷之后,这一套方法似乎越来越不适用了。

    甚至他能感觉到,坐在方世玉的位置上,所有人都要用到,所有人都的防着,所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过是欺骗那些被利用者罢了。

    便如同朱允熥所说的那般。

    保护自己的皇位,为自己的脑袋和屁股着想。

    维护九州安宁稳定,一个帝国千年不亡,稳定发展一千年,这个帝国会变成什么样子?跳出了华夏史的怪圈,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可能。

    武凝雨似懂非懂的说着,朱允熥道:“你也别一心专研医术了,多学一学内政,过几年我们就要出海就藩了。我那一堆叔叔,都是招募的数百兵外出就藩的,拖家带口也有两三千人。轮到我就藩,怎么的也能从殿下手里抠出来一万兵的名额。”

    “到时候去海外占一块大大的地方,这内政还要你cao心呢!”朱允熥笑着道。

    武凝雨摇了摇头道:“可是皇明祖训不是说的很清楚嘛,后宫不能干政,宦官不能乱政。”

    “得,皇明祖训是对后继之君的,我们去了海外,我就是老祖宗,我自己定规矩,怎么还要守着爷爷给的祖训呐!”

    嗤笑一声,朱允熥倒是满不在乎。

    辽东。

    辽阳城。

    总兵府!

    “国公,怎么样了?没受伤吧!”盛庸上前扶着李景隆,虽然说他是辽东总兵,但终究李景隆是曹国公,又是皇亲国戚,是太祖爷的甥孙。

    李景隆唉声叹气道;“良哈这些丘八们,真的是,气煞吾也,娘希匹的,他们竟然敢包围老子!”

    盛庸心中难免担忧,看着李景隆道:“后来如何了?”

    “后来?老子好歹也是国公好不好,虽然南京军学院的毕业论文不合格,没有毕业证,但老子也是正八经陆军学院出来的。那还能怕他不成,五万大军,损伤七千余人,炮火都用干净了,兀良哈三卫还没等着打,直接跑的差不多了!”

    “我这一路追着杀啊,杀到了黑河,这帮兀良哈的骑兵动作太快了些,弃马钻进了山林中,找不到了。”

    “一战斩获首级两万七千余,战马一万九千匹,另外弓箭什么的,对我军也没什么用处,就被我送回府里了,到时候回了京师,拿出去还能卖点钱给兄弟们分分!”

    李景隆喝了口茶水,细细品尝着,开口道:“兀良哈意图谋反,诈降,只怕事情不简单,还是快些禀报朝廷,让朝廷早做准备吧!”

    李景隆说完,盛庸一脸尴尬的看着李景隆道:“国公,事情怕是不好办呐。”

    “不好办?有什么不好办的?如果殿下手里没有大将了,老子上马杀敌,追去大漠,一样杀的贼寇落荒而逃!”

    李景隆言语间,豪气盖云的说着。真不知道,他这一仗到底是靠着什么胜利的。

    盛庸道:“朝廷已经出兵了,七军都督府大都督梁国公蓝玉,领中央军五万人驰援西北张掖,沈阳候察罕为主帅,平安,何文辉,徐钦,常继祖为随军参谋,已经向草原拔营十万大军。”

    “朝廷来的圣旨,要盛庸退守山海关,放弃辽东,全力由朝廷解决西北和漠北的事情,在对付兀良哈三卫。”

    “而且,圣旨上还说了,曹国公李景隆无旨调兵,目无军纪,无视君父,致使辽地失守,要拿你回京问罪!”

    盛庸脸上写满了无奈两个字。

    李景隆出兵,他是同意了的,当然,这确实也违背了朝廷的意思,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圣旨擅自调兵,那都是死罪。

    只是让盛庸疑惑的是,为什么这圣旨上,只写了要带李景隆回京问罪,而丝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