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第5/5页)
,自言自语道! 御花园。 对青年夫妇,在卫宏才的带领下,来到御花园的池塘上的凉亭。 方世玉一身青衫,看上去倒像个书生装扮,也会让气氛无形中变得尴尬凝重。 “二位,这便是殿下了,快行礼吧!”卫宏才引导着青年夫妇,开口说道。 “草民高昂,民妇高氏,拜见殿下!!” 高昂带着夫人一同跪拜在凉亭的甬道上,方世玉挥了挥手道:“别拜了,上前来!” 在民间,女性嫁了夫家之后,本姓就不能用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完全要以夫姓为主。 所以这青年夫妻,并不是所谓的近亲成婚。 能保留原姓的,就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草民惶恐!”高昂略有激动道。 方世玉道:“先说说,你们哪里人?”眨巴眨巴眼睛,方世玉开口询问着。 高氏道:“回殿下的话,我们是凤阳人。” “凤阳?哟,皇家老乡啊!中都凤阳可是太祖爷的龙兴之地,哪里的官吏都是经过朝廷精挑细选的,他们应该不敢贪到百姓头上去吧。” 方世玉一时迷茫,凤阳!如果凤阳这个地方的地形能合适估计大明的都城就要搬在哪里了 哪怕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帝都,但朱元璋的出生地,祖籍之所,埋着朱元璋的老父老母的地方,那肯定是朝廷重点照顾的位置。 凤阳的官吏任免,是不经过吏部的,也就是说,凤阳府的父母官,要朝廷亲自点名任命,从此就能看出凤阳府的不同寻常之处。 方世玉话音刚落,高昂和高氏低着头道:“殿下,我们县城的官员倒是还好些,只是府里的大老爷。” “哦?他怎么了?”方世玉开口询问着。 高昂道:“草民如实述说,还望殿下明察秋毫。凤阳府寿州郡,我们家乡哪里,这几年冒出来了一个车行。” “听说这个车行,新研制出来的马车,可以运送许多货物,我和夫人自从在学院节课后,为了赚些财货,买了一辆马车。” “可是直到我和夫人用马车帮县里运货的时候,因为是走的官道,一路上官道修的非常平坦,但这车子还是发生了侧翻,轱辘跑掉了!” “因此我和夫人都有受伤,货物损失至少有五万贯宝钞的价值。如此大的损失,草民如何能承担的起。” “原本按照大明律,第五十卷民用款规定的,买卖之后,卖方需要给买方提供售卖后的保障,并且如果因为物品质量出现问题,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当由卖方进行担责!” 高昂躬身道。 方世玉似乎听明白了,微微点头道:“那这么说就很简单了,你直接去律法院控告他就可以了。难道车行的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 高昂尴尬的看着方世玉,高氏道:“回禀殿下,原本这件事情是不应该闹到殿下这里,也不应该耽误殿下的时间。” “可是我和夫君去车行讨说法,他们非但武力恐吓,威胁,还扬言说,车子会侧翻,和质量没有半点关系,都是官道的路不平。” 话音刚落,方世玉目光瞬间聚焦,凝视着高氏道:“这意思是说,官道修的不够平整,才导致你们侧翻的?” “那回头是不是怪在朝廷修路不平,然后又怪在我非要修路的事情上咯。卫宏才!”方世玉开口对卫宏才喊了声,后者连忙上前道;“殿下,请吩咐。” “没什么要吩咐的,他们说的这个车行,你知道吗?”方世玉开口诘问道。 卫宏才点了点头道:“自从江南水患之后,大明日报的出版都是庆妃整理好了之后,奴婢一手cao办的。” “民间报社也有报到过许多次,奴婢倒是知道一些,这家凤阳车行,打着的旗号是龙兴车行,应该是说太祖龙兴之地的车行。” “不过他们车行的马车,出的事情至少有三十余次,这还是报刊上游记录的,没有记录的,奴婢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 “但可以预估的是,这家车行应该是存在质量问题的,而且他们的甩锅能力也是非同一般,奴婢倒是对这件事情了解点。” “雪天路滑,雨天泥泞,货物拉的重了,车辆不能载人驾车的人不会赶马车,这次又闹个官道不平。” “奴婢虽然没有亲眼去过凤阳附近的官道,不知道凤阳附近的官道是不是平坦的,但奴婢所见到的直隶地区的官道,都是非常平坦的。” “奴婢也问过郑赐大人,郑大人说,最难修的是汉中到关中的官道,其他的官道,许多都要比直隶地区的还平坦。” “而且针对这个车行闹出来的这个事情,大明中都报社报出来之后,大明帝国日报连夜刊载了工部尚书郑赐大人的回应。” “若是殿下还有疑虑,叫郑赐大人一问便知。”卫宏才拱了拱手,跟在方世玉的身边,就是跟在皇权左右,真正的会一点油水捞不着?那怎么可能。 这不,卫宏才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从方世玉的手里得到了大明帝国日报的刊载权力,他就代表了方世玉可以决定什么东西能上日报,什么东西不可以在日报刊载。 方世玉摇了摇头道:“郑赐还在汉中呢,上哪里去找他去。你们俩说,凤阳附近的官道,是坎坷不平的,还是一路坦途?” 方世玉也好久没离开北京了,官道修的怎么样,说实话他也只是得到工部的文件和锦衣卫的情报来了解的。 高昂道:“官道绝对是草民这一辈子能想到最是一路坦途的道路了。绝无半点颠簸可言,这是寿州县令给草民的公文,可以证明草民的清白。” 高昂从怀里取出了公文,双手上呈,方世玉伸手接过来瞄了一眼,开口道:“既然有县令的文书,直接去律法院控告不就解决了?为何还要敲响登闻鼓?” “县令说官场黑暗,官官相护,想要不死,就只能悄悄的来到北京城上达天听,才有可能翻身。” 高氏道。 方世玉轻笑一声道:“那这么说,你们县令是知道凤阳府尹和这个车行之间有勾结了?” “这。。。草民无凭无据,不敢妄言。”高氏倒是巾帼不让须眉,张弛有度。 方世玉点了点头道:“嗯,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们夫妻若是不嫌弃俺这里简陋,今晚就住在这里吧,我一会叫人送点膳食过来。” 此言一出,高昂夫妻二人顿时愣在原地,呆呆的看着方世玉。 卫宏才道:“殿下,这怕是不合礼制啊。” “礼制?别来烦俺了,这都特么多少年了,俺从随军北伐之后,就没去过凤阳,这突然来了老乡,俺当然要好好招待。” “你去通知一下宜妃马淑,让宜妃来御花园用膳。让戚伟去查一查这凤阳府的龙兴车行,看看他们什么来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