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闻鼓响 (第4/5页)

没有提及自己!

    “什么?老子好不容易打了场大胜仗,怎么就要带老子回京问罪?老子得罪谁了。”李景隆在总兵府衙门内谩骂着道。

    轻叹一声,盛庸道:“我已经向殿下上表,这次事情我也有责任,等朝廷回复,应该会调派一个将军过来驻守辽东,盛某和国公一起回京受罚!”

    北京。

    方世玉轻笑一声,看着军报道:“这李景隆,追着兀良哈三卫,一直追到了黑河?”

    铁炫道:“殿下,曹国公是这样说的。”

    “那这事,反倒更难办了。兵部什么意思?”方世玉尴尬的说着,好家伙,有着印象叫先天印象。

    方世玉就是完全将李景隆当做了大明第一战神,这个将百万大军败给几万军队的朱老四,最后开城投降的李景隆。

    竟然在辽东,给了他这么个恐吓般的惊喜。

    也确实是吓人不浅呢。

    铁炫道:“曹国公没有圣旨,私自调兵,按照军律,应当处以极刑,所有追随的将士,罚俸一年。”

    “但是曹国公抓准时机,非但守住了辽东,还杀的兀良哈是曹国公抓准时机,非但守住了辽东,还杀的鞑子,丢盔弃甲,缴获无数,这功是功,过是过。”

    “可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朝廷不重罚,无法震慑边关将领,可若是按照军律,处以极刑,又会极大的让各地将领陷入消极状态。”

    “微臣在兵部研究了许久,想了个折中的法子。”铁炫躬身道。

    曹国公府也是比较神奇,早上进了诏狱,满门上下七十余口,晚上就出了诏狱,毫发无损,就特么跟玩笑一样

    从这点上看,方世玉是不想把曹国公府灭门的。

    “既然殿下不想,如今又有了可能,兵部和刑部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能在保证影响最低的情况下,让李景隆长个记性,维持军律的威严

    其实,这事情真的不好办!”

    方世玉道:“什么办法?”

    “找个替罪羊。盛庸作为辽东总兵,曹国公调兵,擅离职守,无论盛庸是否参与,这事情都和他脱不开干系。”

    “而有了总兵签署的出兵调令,虽然也不符合朝廷的规制,但战争时,各镇总兵有权节制当地兵马,或出城野战,或据城防守。”

    “直到朝廷派遣的援军或统兵将领抵达后,总兵为副职。”

    铁炫道。

    方世玉轻笑一声,打量一眼铁炫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将这件事情,变成战争时的紧急情况,总兵府签署调令,上报朝廷,请求朝廷驰援,

    从而放缓处罚?”

    铁炫点头道:“正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军律威严,既能给盛庸和曹国公一个训诫,又能让各地的守军,在面临危急情形时,敢于出兵作战!而不是错失战机!”

    俗话说,文人一杆笔,杀人不见血。

    这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将李景隆从极刑的边缘拉了回来。

    铁炫道:“七军都督府大都督蓝玉的那两封信,就是辽东总兵盛庸求援的军报。如果殿下愿意的话,那两封信真的可以是!”

    铁炫把话说到这份上,就是将决定权交给了方世玉,如果说方世玉一定要治罪,那李景隆是逃不了了。

    单单他无旨调兵,就足够抄家灭族的了。

    但若是顺着铁炫的话说下去,这事情也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方世玉道:“既然辽东无事,那就先调卫国公邓铭,接任盛庸的职务,暂领辽东总兵府,全权负责对兀良哈三卫的缴费事宜!”

    “辽东女真,蒙古诸卫,悉听调遣!”

    方世玉思虑片刻,铁炫开口道:“殿下,辽东无事,那魏国公徐辉祖呢?是不是就不用去山海关了。”

    原本铁炫听到要调卫国公去辽东暂领总兵府的事情,还以为是要已经在赶往山海关路上的徐辉祖去呢。

    方世玉道:“不用,让徐辉祖先在山海关待着吧,晾一晾他。”

    “如此,微臣这就去宣旨!”铁炫躬身作揖,正当他要退出去的时候。

    突然间,一声鼓响,整个北京城都被鼓声笼罩。

    占地面积堪称史无前例的北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外城,轰鸣的鼓声,直震苍穹。

    “这么大的声音?”方世玉愣了愣,狐疑道。

    铁炫道:“怕不是有百姓又敲登闻鼓了吧。”

    心中一股不详的预感,往往老百姓是可以做到逆来顺受的,只要还能活下去,谁都不愿意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旦敲响了登闻鼓,那就是要把天给捅破了。

    原本文官大老爷们心中的贤明之君朱标,他们会认为朱标不会去搭理登闻鼓,可朱标没能继位,他会不会搭理登闻鼓,没人可以言说。

    但方世玉将登闻鼓从按照南京的规制,放大了两倍,个人是肯定敲不动登闻鼓的,可一旦敲响了登闻鼓,那就是整个北京城都能听见鼓声。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敲登闻鼓。你亲自去,把人接到御花园,我好好问问!”

    方世玉突然来了感觉,当初他也不是没有处理过登闻鼓的事情,只是登闻鼓被敲响,往往都是官吏横行不法,贪赃无度,鱼rou乡里。

    打击贪污腐败的事情,更为严峻,涨了俸禄的同时,官场严打贪污一

    直没有停止过。

    虽说没能比上朱元璋那般,近乎疯狂的掀起一场场大案,动辄就是几万官员几万官员的杀,但生活在太始朝的官员们,日子虽然滋润了点,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铁炫硬着头皮道:“微臣遵旨!”

    说着,铁炫离开了宫殿。

    方世玉瞧了一眼卫宏才,沉声询问道:“你猜猜是什么原因,才会有人来敲响登闻鼓?”

    “这个,奴婢也不清楚,想必是哪里的官员贪赃枉法了,置百姓的安稳利益于不顾,此类的解决方法很多。杀就是了!”

    卫宏才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对他来说,天下的官员都一个鸟样子,贪赃枉法,不顾切,一心钻进钱袋子里了

    方世玉道:“嗯,杀就是了,你也去吧,追上铁炫,别让铁炫和敲响登闻鼓的人有太多谈话!”

    卫宏才应声道:“奴婢遵旨!”

    话音未落,卫宏才直接向着宫殿外走了去。

    方世玉目光闪缩,双眸回头看了眼朱元璋的画像,面带笑容道:“老朱头,历代王朝的登闻鼓,不过是个摆设罢了,欺瞒百姓,哄骗子民,用来维稳的一种手段。”

    “也只有你,才能把登闻鼓做成这个样子了,我一定要让这个制度随着大明的传承,一直传承下去。”

    “任何不法,百姓都可以上达天听,不过老朱头,一会我穿什么衣服去才好?”方世玉一时间犯了难。

    看着朱元璋的画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