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之蓝光计划_02.太极宇宙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太极宇宙⑵ (第2/2页)

量子世界的研究。这种信息的怪癖,科学无法忍受,信息是如何被传递的?出乎意料的是信息怎么会把时空性给丢弃了。宇宙是否就是一幅全息图,所以物质都在这个隐含态中,虽然看似乎毫无联系,就像手和脚被看做个体,而却被整个神经网络联系着,手和脚相隔遥远,但却彼此感应着,都反应着整个身体的结构。

    在人类发展史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在漫长的岁月中都在述说着相同的东西,这些东西超出了物理科学所解释的范畴,但却在另一种角度阐述了宇宙的自发创造和进化,并和现代物理学所解释的宇宙起源越来越吻合。某些科学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也是我们认知中不断试错过程中得来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科学不是唯一对事物的认识。

    多维宇宙最开始在科幻作品中被提出,科幻作家们认为,在本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无数个宇宙,每个宇宙之中都生活着像我们一样的生物,他们都经历着不一样的世界观和人生。基于量子力学,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我们本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数个平行宇宙。弦理论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但它存在着11个到32个不等的维度,每个维度都代表着不同的规则,它们构成了一个单独的世界,但本质上保持质量守恒。我是太极思想的推崇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继承和完善,而且还吸收外来好的思想营养,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包容性。”

    廖大伟:“你的外星朋友都说了什么?”

    米棣:“我问过石天峰,关于天狼星银河神庙的事儿,问他,你们也相信神灵吗?石天峰回答,‘这是宇宙的终极秘密,我们也只是第五维度存在。’是的,他回答的没错,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必去深究,毕竟宇宙是多维度多时空存在。按照我们的理解,整个宇宙都是能量。能量其实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可视的物质世界,二是有限感知的灵异世界,三是不可视也不可感知的纯能量世界。

    我们的文明在宇宙中还很低,地球这一季的文明,人类经过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进化,才屹立于地球之上。伏羲女娲的昆仑文化不过10000年,放在宇宙的大光阴里,只是短短的那么一瞬;用宇宙的尺度衡量,是多么的微小。人们总是花很多的心思与精力去探索世界的本质,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希望能找到一套系统,按照这个方法(论)去获得确定的人生。

    据网络上的信息,15000多年前,亚特兰蒂斯期间又爆发了第二次天地大战,天龙族夺回了大部分地区,双方议和,地球人类融合了天龙族(父性能量)和天狼星、天琴座(母性能量)的基因,进化成现在的人类,成为真正的龙凤传人。

    我们人类可笑的一面,常常把自己不认可的事物,当做看不见,就以为他们不存在,甚至用暴力去毁灭它。【太极】是顶级哲学,太极理念是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遗传基因;太极思维是中国人看待宇宙、自然、社会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立包容、互补发展、共荣共生。我们人类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怀着敬畏,一步步地往前走。”廖大伟:“你说得对,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这很重要。太极思想的核心是‘变易’、‘中和’,正如运转不息的阴阳太极图,对立互补、包容和谐就成为中华文化的终极追求。”

    从广义上说,我们生活在局域的世界中,甚至所有的物质都处在局域的世界中,而量子却生活在非局域的世界中,传播是要距离和时间的。但在量子的布局中,却排除了距离和时间因素。西方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用我们熟悉的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来测量意识,但是我们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不是吗?于是很多人猜测,人类除了五感之外,是不是还有第六感?甚至第七感?

    量子的隐喻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只要抛开局域性,就会得到更宽广的范围,即非局域性。经典力学和还原论一直影响着现代科学,经典力学不可能知道非局域性的量子状态与生命状态共振响应会是如此的敏感。物理学定理不能直接指向生命意识,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还会问物质是如何创生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许多科学家认识到,要从没有意识的物质中产生意识,这需要奇迹的发生。

    意识是一种西方科学用几个世纪间来研究意识,可意识对西方科学来说仍然是个迷。量子力学认为在没有测量之前,所有物体都是几率波,测量使得物体的几率波‘倒塌’,成为观测到的现实。如果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的,那么根本上讲大脑也只是由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几率波,大脑的几率波如何能够使得被观察物体的几率波‘倒塌’呢?对于更大的宇宙现实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宇宙之外存在着具有意识的观察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