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集腋成裘_91、【回忆往事】XJ教育万里行(1-7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1、【回忆往事】XJ教育万里行(1-7篇) (第4/4页)

不要写他。他说:“你们要好好宣传像金德林、辜柱贤这样千千万万为教育集资的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

    (1992年12月1日第2版)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XJ教育万里行之六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天山是XJ的象征。它蜿蜒曲折,由西向东,宛如劈波斩浪的蛟龙,将茫茫戈壁沙漠一分为二。

    在海拔5445米的天山主峰博格达雪山脚下,有一朵XJ人引以为骄傲的职教之花阜康县高级职业中学。

    在阜康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樊新民引导下,我们冒着蒙蒙细雨,走进阜康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大门。在校园内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坛旁,全国特级教师张发枝校长跑来迎接我们。

    据张校长介绍,该校创办于1984年,目前有在校生900多人,其中住校生约500人。学校三年制高中职业班开设了家电、农学、园艺、服装、化工、工艺美术、水产等7个专业,已有5批毕业生约600多人。学校还先后办了食用菌培养、淡水养鱼、果树栽培、电器维修和农用化工等30多期短训班,培训学员近2000人。学校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达8120平方米。已先后建成了化工、电工、缝纫、工艺美术cao作、食用菌培养等6个专业实验室和2个理化实验室,配置了12万元的各种实验仪器;园艺专业配有果园20亩,农学专业配农学试验田40亩,水产班有实习用的鱼塘1.5亩。校办厂生产的感光面课桌、沙发及各种钢木家具深受社会欢迎,年产值已达15万元。化工厂生产的肥皂、明矾、苏打、烧碱、香水等已打入市场,每年获利15万元。养殖场养的珍禽,每年可创利10万元。张校长指着大花坛说:“这些都是我们园艺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修剪出来的。有个叫郑丽的女学生,学习园艺入了迷,在快速繁育优良禾苗和花卉品种上有创新。她采用不同配方培育月季花,实验报告获得了北方11省市职业中学学生科技论文大赛‘新星奖’。学校已决定让她留校,在校植物组织培育室当实验员。”

    在家电维修班教室,20多台教学电视机摆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电视机原理,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张校长介绍说:“家电维修是个热门,学好了不愁找工作,所以报考的人很多。考上的人都学得很努力。88级有个叫白永兵的学生,毕业后自己办起了电器维修服务部,生意十分红火。为了方便用户,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或晚上的时间,骑车下乡,走村串户,上门服务,几年来修理过的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器数以干计,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我们来到校办果园,张校长指着果园的高大围墙对我们说:“这围墙是师生们自己动手修建的。建校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进行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教育,除修围墙外,师生们还常自己动手翻修宿舍、铺修道路、挖管道、植树等。这既改善了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

    樊新民副书记插话说:“阜康县高级职业中学1990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这时,微风轻荡,那满园红透了的苹果告诉人们:天山脚下这朵“职教之花”,即将迎来又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

    (1992年12月3日第2版)

    ——————————————————————————————

    一堂民族小学汉语课

    ——XJ教育万里行之七

    本报记者顾雪林、刘全聚

    从WLMQ乘飞机往西,穿越绿草如茵的天山婆罗科努山谷,我们来到素有“塞外江南”美称的YN市。

    YN市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居民中有哈萨克、维吾尔、汉、回、锡伯、蒙古、满、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38个民族。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林牧业发达。伊宁苹果产量占全疆10%左右,又被誉为“苹果城”。水深流急的伊犁河从市郊奔腾而过,河谷两岸景美如画。

    在伊犁地区教委研究室锡伯族副主任付刚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YN市第六民族小学的汉语教改实验班。付刚介绍说,该校四年级一班是地区1989年选定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的试验班,而XJ的绝大多数民族小学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

    “候、到、发、以、始”,从四年级一班教室传来了朗朗的汉语声。维吾尔族汉语女教师沙吉旦正在教汉语生字的发音,全班学生坐得笔直,大声地跟随沙老师朗读。他们使用的教材是去年6月由XJ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民族小学《汉语》(第三册)课本。

    课堂提问开始了。沙吉旦老师用汉语叫起坐在中间第七排穿绿裙子的女学生、少先队大队长卡米拉·牙克甫,问:“你们什么时候到学校报到”

    卡米拉·牙克甫高声用汉语回答:“我们8月30日到学校报到。”回答非常正确。她自豪地看了我们一眼,高兴地坐下了。

    “下一个问题谁回答”沙老师话音刚落,小手就举起一大片。

    沙老师叫起前排的一位男同学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发课本”

    男同学回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昂起头回答:“我们报到以后……报到以后……报到……”,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大概是因为有客人旁听,他太紧张了,忘记了“发”字的发音,窘在那里。沙老师请他先坐下。又问,“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坐在第一排的女学生古丽古娜抢着站起来:“我们报到以后发课本。”她有意地提高了“发”字的声音。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回答教师的提问,没有了生疏感和怯意。下课后,同学们还团团围住我们,七嘴八舌地用汉语和我们交谈。

    据付刚介绍,小学一年级汉语教改实验已从去年初开始在伊犁全地区推广,到今年9月已办了100多个试验班。重视汉语教学是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而汉语教学要从小抓起的观点,在当地各民族当中已逐渐被接受。

    (全文完)

    (1992年12月5日第2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