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道长_第十八章 道长有了新道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道长有了新道观 (第2/2页)

忙啊。

    现在是文家自己清账的时候,云中就告辞回后院了。

    这十几日,云中道长都在苦修自己体内清影送过来的灵气,此时他正努力的把灵气缓缓的一点点,一丝丝的化成法力,他想变的更强大一点,灵狐的事实让云中道长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每天除了吃饭,喝茶,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努力的炼化自己体内的灵气,随着体内法力的提升,他对炼化灵气的掌控程度就坚实一分。

    可是,灵气太足也不是一件好事,炼化起来往往控制自己的心神,不能进入忘我的境界,不然进入闭关入定的境界,就无法再掌控自己的身体了。

    现在清影虽然在身边,可是短时间内也无法给与他帮助,玄静的入门已经小有成就,根基比云中道长好太多了,反倒是因为年幼,修炼体内的先天之气更加容易,经常是一打坐就小半天。

    和云中道长试演了功法,进步神速也让云中道长惊讶,黑影说的没错,照着这个速度,十年之内,玄静的修为在同龄修行者当中当稳居翘楚。

    云中道长已然决定,等自己搬进道观,一切都已安定的时候,就闭关修行,把潜意识的识海都放出来,他迫切想知道,黑影口中自己的修为很强大,到底是强到了那里?

    正当他坐在床上努力炼化灵气的时候,刘先生来了。

    刘先生来请云中道长去参观刚建成的东山观。对于刚刚落成的东山观,云中道长大喜,他已经自封为观主了。

    他迫不及待的叫上清影,拉着玄静和文老爷,刘先生一起坐马车往东山赶去。文老爷对清影还是有点本能的恐惧。

    东山位于罗县东南十五里左右,出了东门往东南方一直走就直接到山脚下,到了山脚下,看到一条简易的山道蜿蜒直上,刘先生介绍:“这是从东山观门口一直延伸过来的,原来上山的道在那边,当时运送物料都是由那边上的山,只是难民太多了,咱这又管饭和给工钱。道观建成之后,上面只用裱糊工匠和木匠,石匠在忙活,这些难民不愿意走,老爷心善,都不容易,就说再修条道,又不能耽误原来的那条路运送物料,就重新从山上修了这么一条道下来,后期石匠和木匠还要在道两边再加上栏杆和石头围栏。最中间还有一条主道,到时一条主道,两条辅道,更方便上下山的善男信女和游人游玩。”

    云中道长对着文老爷施了一礼:“福生无量!文老爷有心了,这样的功德无量啊。”

    玄静也跟着师父一起施礼。

    文老爷面有得色:“哪里,哪里,和道长的功德相比,文某也只是偶然为之。不值一提,呵呵,不值一提。请!”

    两人互相礼让一番,一起迈步走上台阶,边走边看风景,刘先生一旁不时陪着解说,清影半抱着玄静不时对着远处指指点点,嬉笑打闹。

    约有一杯热茶的功夫,他们一起来到道观门前广场的平台上,此时广场周围已经安上了石刻的围栏,几十个石匠在靠近一侧的空地上不停的忙活儿,三十几个壮汉光着膀子套着棉垫肩来回运送石料。

    刚一上来,现场监工的把头就跑了过来,对着大伙一施礼:“给老爷请安,给道长请安。”

    刘先生替大伙儿抱拳回了个礼。随后让把头离开。

    众人站在广场上看新落成的道观,只觉得雄伟壮丽,气势非凡。

    东山观修建的时候不惜工本,依山建,正中央有一条宽阔的石道刚刚开建,建成后将成为东山观的主道,直通山下,现在刚刚建成了十几个台阶,影影绰绰有近二百多个难民正在开道伐树,两端都是撒着白色的石灰标注施工的范围,十几个石匠正在挥汗如雨的测量尺寸和修正运来的长条石

    道观的广场两侧是一侧一个的待客房,只是现在正在安窗户和门,屋里的地面和广场的青石板一样整整齐齐。左右两边各延伸出两个硕大的院落,那是文家以后的住所,文家几十个人到时可全部搬进来,另一个稍微小一点的院落是刘先生以及家里有身份的人和家人居住的地方。这一点使刘先生非常满意。

    道观的门和广场连为一体,高大的山门气势磅礴,中间的大门已经装好,加了朱砂的墙面呈暗红色,左右厢房搭配的相得益彰,斗拱造型上天青色琉璃瓦泛着耀眼的光芒。

    中间挂着一块金字黑底的木雕匾额:东山观苍劲有力。

    众人经过大门进入道观的天井,四四方方的一座雄伟大殿映入眼帘,最上边一层正中间的匾额金灿灿的四个大字:凌霄宝殿

    下面一层廊檐上匾额上是:礼诚三清

    观中的景物基本已经完工,一进入天井,地面石刻着巨大的八卦图形,天井中间摆着硕大的铜炉,进入大殿,三清祖师的金身坐像并排置于木雕神龛之中,宝相庄严,供桌上已经摆上香炉,袅袅香烟缭绕。大殿周围是壁画,画着凌霄宝殿和满天神仙。

    两边的坐像是十大天师,一边五个。也是每一尊天师金身坐像,稳居神龛之内。

    抬头看,斗拱彩绘,美不胜收。

    众人看到是连连赞叹不已。

    从一侧来到后院,天井开阔,一座三层的客楼雕龙画凤,气势宏大。

    大殿后面是一座三层客堂,顶层是观景楼和钟房,中下两层是客房均已经收拾干净,往里一看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只是还没有摆放家具,显得有些空空荡荡的,正开着门让山风尽快散尽房间的异味。

    两边的袇(ran第二声,同然)房就是云中道长和玄静的房间了,一溜五间,两侧共有十间。

    众人接着游览了后面的的玉皇殿,中间的天井是以后弟子们练功,晨课的地方,一角还有一个小花园,一座石亭是休息,看书下棋欣赏风景的好位置。

    众人一边游览一边赞叹。

    文老爷扭头对云中道长说:“云中,你看还满意吗?”

    云中眼带笑意,点点头:“非常满意!多谢文老爷帮忙才能玉成此事。福生无量天尊!”

    文老爷有一事不明:“云中,我有一事不明,怎么这客楼你不住,却要住这旁边的袇房呢?”

    众人也是大惑不解。

    云中这时才呵呵一笑,开始给大家解答疑惑:“袇房是我们道士居住的,属于私人领地,是我们日常修行,居住的地方。而客楼是像文老爷,清影或者刘先生居住的,这也表明,我们是主,你们是客,客随主便。日后你们来了,会客,休息,居住,都是在这客楼之上。”

    众人这才明白。

    随即云中道长一笑:“只是尚未彻底完工,家具都未运来,我这里可是什么都没有,连一杯清茶都没能待客。有负诸位光临,万望海涵!”

    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文老爷此时眉头一皱,想起一事:“以后也不能再和云中把酒言欢了。”

    云中道长听完却笑了,随后向大伙说明:“我们道家祖师张天师,乃是世家,也讲究居住庙观,也可以娶妻置室,传宗接代,虽有斋戒,但非斋之日,可以喝酒,常荤。但是,也不是什么rou都吃,首先是牛rou不吃,因为牛一辈子忠实可靠,任劳任怨,是为忠,二一样不吃,是乌鱼不吃,乌鱼是最有孝心的,因为乌鱼母亲产子后,身体虚弱,无力进食,容易死去,所以,这是乌鱼幼子便会争先恐后的游进母亲口中,以身救母。是为孝。第三种不能吃的是大雁,因为大雁最讲气节,双栖双飞的大雁,一旦一只死去,另一只便再也不会另觅新欢,孤单至死,是为气节。最后一种,狗rou不能吃,狗在道家代表的是义。除了这四样不吃,其他都不忌讳的。所以文老爷,这顿酒你可是省不下了。哈哈…..”

    最后一句话逗的大伙儿哈哈大笑。

    游览多时,此时天色向晚,众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