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叶,大明的碎叶! (第4/6页)
朱祁钰还是想用普通话。 但是,大明的雅言,和普通话差距特别大,这年代还没找到普通话,甚至朱祁钰自己都不会说了。 那就集合百家之长,创造出普通话。 “陛下此言甚是,文字、语言乃传承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李贤十分重视:“老臣觉得可成立一个部门,把天下方言采集回来,然后根据天下方言,创造出一门语言,让天下人去学。” “既然是官方话,那么就要简单易懂,起码说出来,无论说哪种方言的人,都能听懂,这是前提,不然根本没法学。”白圭补充。 朝臣议论一番。 “此事不急,慢慢来便是,用百年时间推广下去,就是好事。”朱祁钰知道,没有电,根本没法彻底推广普通话。 但电力革命是二次工业革命,中间跨度怕是要一百年。 下朝后,朱祁钰背着手往养心殿走,一路思考。 看见几个太监围着个东西,议论纷纷,冯孝立刻过去叱骂他们,他们过来请罪。 一个老太监慢慢走过来:“老臣拜见陛下。” “许彬,你不在司礼监,来这作甚?”朱祁钰也惊叹于许彬是真能活啊,马上九十岁了,还在司礼监里担任秉笔太监。 看来六根不净,是活得短的根源啊,于谦是不是……算了,都那么大岁数了,万一挨一刀,不知道能不能活。 张永退下去后,司礼监由董赐和梁芳共同掌印,因为他们缺乏经验,皇帝就把许彬调到司礼监担任秉笔太监,一干就快十年了。 张永闲置几个月后,率船支下西洋去了。 许彬帮朱祁钰做了大事,所以他可自称臣,叫皇帝为陛下。 “陛下,皇家商行研制出了蒸汽机,老臣看了看,十分惊叹。” 什么? 朱祁钰吓了一跳,蒸汽机模型,在十年前就有人画出来了,但做出来的一直达不到标准。 正说着呢,几个太监搬来一个大东西,就是蒸汽机。 闵节见礼后,开始介绍蒸汽机。 确实是蒸汽机,但不是改变时代的蒸汽机,这是基于古希腊的蒸汽机模型,制造出来的高压锅蒸汽机模型。 你说这东西不是蒸汽机吧,确实是,但你说这东西能用吧?还真想多了。 其实蒸汽机,早在一世纪就提出来了,还做出了雏形,真正改变时代的是一千三百年后的瓦特蒸汽机,在瓦特之前,很多代人前赴后继的改良,最终才成功的。 看着闵节唾沫星子横飞的讲解。 “拿回去继续研究吧。” 闵节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皇帝不满意,但这不就是蒸汽机吗?哪里不对? “朕不说其他的,这东西一年能造出来几个?”朱祁钰问。 闵节不说话了,他造了两千多个,就这一个成功了,别说应用了。 “你儿子闵珪不错,你要学他,做事脚踏实地,拿回去重做。” 朱祁钰刚抬脚进殿,又转过头来:“你将你所发现的一切,写一篇文章,发布在报纸上,中枢会下旨,让天下人研制这蒸汽机,朕希望快点看到成品。” “冯孝,传旨的时候告诉天下人,能研制出可用于工业的蒸汽机,赐金符。” 冯孝大吃一惊,金符可是免死金牌啊,国朝赐的人不多。 进殿的时候,冯孝小心翼翼问:“皇爷,那蒸汽机,到底有何妙处?” “有了它,大明疆域再翻一倍,也能统治得了。” 冯孝吃惊,但不怀疑。 朱祁钰还说得小呢,蒸汽机诞生后,工业革命就进入了快车道,有他在大明抄作业,能快速进行电力革命。 在西域。 春暖花开,物资再次运送。 封冻了一冬天的城池,也再次打开,无数还活着的人,哭着涌入城池之中。 上冻之前,驱赶出去总共1600万人,加上本地人。 活着熬过一冬天的,最多700万。 于谦下令设粥棚,安抚所有人,并发放户籍,安家落户。 西域明军约五十万,获得的俘虏女人约190万,还有些本地人400万,这些本地人多是孩子。 再加上释放的奴隶,人口才一千多万。 整个冬天,也陆续有物资进来,在路上设粥棚,不然不会只死这点人。 中枢尽力了。 恢复运输后,便集结千万民夫,往这边运输,尽量多多活人。 为了安抚奴隶情绪,于谦宣布奴隶剃头后,会给发放一个女奴做妻子,在西域安家落户。 西域人口本来在两千万左右,只剩下六百万人。 于谦收到圣旨,皇帝竟让他回京静养,把权柄移交王越、范广、杨信三人,他回京静养,等下一次打仗。 于谦都哭笑不得,老夫的身子骨差到这一步了? 他也没辙,下达最后一条命令后,就乘坐马车回京,他的马车是御驾,经过沥青路的时候,所有运输都要终止,给于谦车架让行。 于谦都表示很无语,他想夜间出行,却被医疗团队拒绝,因为夜间温度低,于谦身体出现一点问题都不行。 这是皇帝的严令,整个团队的富贵,都和于谦挂钩。 临行前的命令,就是推平西域式建筑,改建中式建筑,有些特殊的不能推,只能保留。 为了让建筑风格不遗失,中枢派画师将一切画下来,在北京仿制一座城池。 包括文献、宝物等,都要运送入京,甚至带有文字的,都要送入京师。 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