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9章:在世界音乐盛典上,让我吹唢呐?! (第1/4页)
这种画面。 这种排场。 产生的冲击力让几乎每一个人都差点失了神。 看着舞台上数百件的乐器,哪怕是此刻最毒舌的国际网友,都变得沉默。 当然,此刻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 所以在外上瞬间涌现出了许多热情的华夏网友,跟其他国家的人解释着这些乐器的名字、功能特点。 “这个叫竹笛,只需按住它上面的孔,就能吹出旋律。” “这个叫长箫,嗯……跟竹笛样子差不多,但它是竖着吹的。” “这个叫古筝,它是弹的,在华夏它的地位跟钢琴差不多。” “这个……额,这个叫唢呐,它……很奇特,平时少听就行。” “……” 有人又问:“那个是什么?才两根弦,也能成为乐器?” 热心华夏网友:“它叫二胡,不过别小看它。哪怕它只有两根弦,也能演奏出天底下最悲情的音乐。” “最悲情?放屁吧。” “就是,两根弦能拉出什么?不可能。” “别不信,等着便是。” “那那个庞大的编钟呢?是不是就是看着吓人,其实没什么用?” “它可是华夏国宝级的乐器,至今已经出现几千年了。” “几千年?” “是的。” “上帝!” “……” 虽然热心的华夏网友很多,但欧美网友的问题更多,再加上这一次华夏展示出来的乐器实在是太多,连大部分华夏网友自己都认不出来。 所以绝大部分还是期待着这些乐器在舞台上奏响时,是怎样的。 当好奇心升起后,许多人就忍不住了。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哪怕是再好听的钢琴曲、小提琴曲,许多人总有听腻的一天。骤然见到了如此多从未见过的乐器,大家当都渴望着能听到新鲜的东西。 如此一来,观众们一下子就对华夏接下来的表演产生了巨大的期待感。 当然。 除了普通观众被勾起了好奇之外,对于全球的媒体来说,又是一次大新闻的冲击。 【谁说华夏没有音乐传承?】 【华夏,真正的音乐大国!】 【数个大分类,数百件乐器,华夏音乐底蕴碾压全球】 【西方的高傲,这一次被碾压成渣】 【扶桑国的乐器,全都传承自华夏】 【一件乐器有着房子般大小,重达两吨多,你敢相信?】 【华夏音乐传承,西方捆绑在一起都远远不如】 新闻,要的就是标题惊人。 而对于西方许多媒体记者来说,这些都是最擅长的。 所以当新闻发布出去后,再次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浪。 许多不明所以的网友,见到新闻中拍摄的数百件乐器高清照片、布满了整个大舞台的场景、占据一整个图片的巨大编钟,都有种颠覆三观的错觉。 “这就是华夏的底蕴?” “我的天!难以想象的画面。” “妈呀,数百件乐器。而我们西方加起来才几十件乐器,并且彼此之间还争得不可开交,真是笑话。” “到底是谁封锁了消息?如此一个有着深厚音乐底蕴的大国,我们居然一无所知。” “难怪华夏能出王默这样的音乐大家,就凭它深厚的底蕴,即使没有王默,迟早也会有其它的音乐天才冒出来。” “……” 不得不说,华夏这一次大张旗鼓的做法相当不错。 数百件乐器陈列出来,直接就震得音乐界都动荡了一番,也让许多对华夏音乐传承一无所知的西方网友一下子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虽然这一次将如此多的乐器运到纽约来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值得! 赵树一张脸笑得不可开交:“值了,值了哇。” 王默笑道:“是么?” “当然。” 赵树声音带着激动:“你看这两天,国际上都被华夏乐器的图片刷屏了。并且还出现了许多分析帝,主动分析每一件乐器的特点。如此一来,将会大大挑起欧美民众对华夏乐器的好奇心。也能激发他们对我们接下来演奏的渴望。” 的确是这样。 此刻,全网到处都是国际网友们的呼喊。 “赶紧开始表演吧。” “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听一听编钟的声音了。” “我最好奇的还是二胡,两根弦真的能拉出曲子?” “我先听唢呐,听华夏网友说,听这个乐器的时候需要先给自己盖上白布。所以我还特意去购买了一张白布过来,准备到时候盖上再听。” “还有这个说法?看来我也要买一张白布。” “华夏网友,不会骗人的,大家照做就行了。” “……” 时间飞逝。 当各国的音乐传承展览完毕后,终于来到了各国展示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