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商人能干,朝廷为什么不能干?  (第2/2页)
确实很难把控。”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使得局面彻底失去平衡。”    “不是商人钻各种漏洞,就是朝廷打压的太狠压榨了那些商人的空间。”    “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发生,对我大明都不太好。”    朱标沉声说道。    他能够想明白这些,也是得益于他常年处理朝政的缘故。    朱允熥点了点头。    能够看到这些问题,足可见朱元璋和朱标的眼光都十分的长远。    所以说,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有些事他们不知道,不明白,真的就是受限于时代。    朱允熥刚刚提出来的观点,其实就是后世的凯恩斯主义。    与之相对的就是亚当·斯密所提倡的国家不干预经济理论。    仅个人而言,朱允熥是站前者,他始终觉得国家应该敢于市场经济。    因为后者的经济理论中带有很多的政治元素,很多国家都被这个理论给忽悠瘸了。    朱允熥自然不会让大明走上这条路。    其实早在亚当·斯密,明朝中后期的丘濬就提倡过自由经济。    (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丘濬这个人,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贯彻了整个明朝中后期,很多人的执政理念也都受到他思想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这些外,还有别的方面。”    “比如,开办一些作坊,大力的发展一些手工业。”    “丝绸铺售卖的丝绸,朝廷可以建立一整套的流程。”    “从种植桑树,到最后的售卖这些,朝廷可以建造一些作坊,雇佣一些人。”    “这样一来,可以为下面的百姓增加一些收入。”    “在空闲之余,或者秋收之后,百姓可以有一份工作。”    “当然了,朝廷建立的作坊,自然不能像商人那般,要规范化。”    “采桑的只采桑,织布的就只织布。”    “可以构建出来一整套完成的流水作业。”    “这般做的效率要远远的大过以往的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    “打造兵器铠甲的时候,同样可以应用上这个方法。”    朱允熥说道。    虽然他很讨厌流水线的工作。    一想每天都要拧螺丝,他就厌烦。    但是不得不承认,流水作业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听到这,朱元璋总算是明白了一些,他的眼睛也是立马一亮。    “乖孙说的这番话倒是有些道理。”    “就以打造铠甲为例子,寻常的一个工匠制造一番铠甲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因为铠甲的每个步骤都要工匠亲自负责。”    “但要把这些步骤全都划分开,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流程。”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缩减原本的时间。”    朱元璋笑的很是开心。    他愈发感觉自己今天问乖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实在是大有收获!    “精细的劳动分化,确实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    “这样确实可以大大的缩减时间。”    朱标点了点头,也表示赞同。    “当然了,这些工厂也应该建立起来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行。”    “可以给他们发俸禄,但是要服从管理!”    朱标也说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