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茶韵悠悠 (第3/3页)
像没什么太大兴趣。我偷偷地想,对异性的关注方面,他甚至还不如吴叔叔吧。
这次连罗颂都有点沉不住气了:“逸诚哥哥,你究竟在玩什么游戏,跟猫抓耗子一样。” 常式余是一个真正爱茶的人,绝不是附庸风雅,喝茶的时候对茶具很讲究,一些细节也很注意。 我在心里告诫自己要沉住气,也是象昨日一样的离开。 到了下一个晚上,我故意说道:“这儿的茶很地道,可惜不能在这儿住太久,唉,要是能在这儿多逗留些日子多好。” 聪明的罗颂知道我有所图,跟着云希长吁短叹,配合得十分默契,两人都是表演的好料子。 到了第四日,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常式余基本上只喝一种茶---那就是乌龙,就准备有针对性地做些文章。 云希当然会与我做好配合,而罗颂,就任由她发挥好了。 “逸诚,你天天喜欢象小老头那样的喝茶,今天要考你一下子了。‘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知道这是谁作的吗?”云希故意问道, 这种小问题自然难不住我:“呵呵,这种小CASE自然难我不倒,郑燮的茶联嘛。” “哇,这诗听上去真好气魄,逸诚哥哥、云希jiejie,你们懂好多东西噢,有时间一定要教教我。”罗颂虽然中文说的不错,在国外却接触不到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一副对子愣是当成了诗词。 好的东西有共性,罗颂还是听出了其中的美妙之处,赞叹出声。 果然,她的角色是不用排练的。 “错了颂儿,这可不是什么诗,而是一副对子。”云希为她做了纠正。 “讨厌,不早说,害人家出丑。”罗颂忸怩地对着云希,引起了旁座人的微笑。 我趋热打铁,继续说道:“板桥老人真是无比的大气,气势之恢弘、胸襟之宽广,非常人所能及也。不过我更喜欢他那副‘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恬淡而飘然物外,这才是真性情。” 听到后半句,常式余送到嘴边的杯子突然停住了,半晌竟忘了送向嘴边,似乎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我端起杯子,毫不做作的盯着如一泓碧水般清幽的新茶,就象面对着心爱的人一样。 “逸诚哥哥,这叫什么茶来着?咱们那天好像喝的也是这个。”罗颂要不得半刻清静。 云希替我做了回答。 罗颂又看着我:“为什么叫[明前]呢,为什么你特别喜欢它?我觉得龙井味道都差不多嘛。” “笨颂儿,明前当然清明节前的意思了。”云希打趣地说道。 [希诚]不以茶为主,但有客人需要的时候也提供。这些简单的常识云希当然不会外行。 不过跟罗颂讨论节气,那是有些难为她了。 “云希,那你觉得咱们喝的是真正的明前吗?” 云希细细地品了几口:“有点,不过好像味道重了点。” 我微微地点了点头:“云希嘴上功夫还真不错,这应该不是正宗的明前。” 罗颂撇撇嘴:“明前就明前呗,还要那么多讲究干嘛?” “讲究可就多了。清明前采的头茶才是极品[明前],其嫩芽像莲心,所以也称[莲心],按特级[龙井]的标准,五十克炒制出来的[莲心]至少有六千左右的嫩芽才对。 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 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 为了解释清楚,我又做了一番解说。 听完之后,罗颂好像没什么感觉,倒是常式余又起了反应。 真正的爱茶者才容易会引发共鸣,决心从这方面打开突破口。 我对茶道薄有涉猎,胜在博闻强记,绝不是胡言乱语。 天真的罗颂居然认真数起杯子里的茶叶片数,忙活了半天之后,无奈地放弃了。 “好了傻颂儿,别数了。”云希笑着拍了她一下,“大体估计一下就可以了,还真数得清吗?” “是啊,好的茶馆泡一杯用一勺,大概在五克左右,拿眼一看就知道这连五百片都没有,自然不是正宗[明前]。”我也跟着笑着解释。 罗颂“吱咯”一笑:“人家觉得好玩嘛。” 常式余也难以察觉地笑了一下,如果不是我留意,还真注意不到。 “[龙井]和[乌龙]又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好像还是乌龙更香一些。” 喝好几天了,对乌龙提得又格外多些,罗颂也大体有了印象,能很顺嘴地叫出名字了。 这本来是我和云希想下一步讨论的话题,想不到被她抢先问了出来,真不错。 “龙井的优点已经说过好几次了,而乌龙呢,在所有茶类之中,是最为耐人寻味的茶叶。” 索性卖弄了一番,但愿不会画蛇添足,引起常式余的反感。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外形色泽呈青褐色,又称[青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二者之间,既有绿茶鲜浓之风味,又有红茶甜醇之特色。饮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滋味浓醇,具有一种独特的花香和果香,回味无穷。 叶缘呈红色,叶片中间呈绿色,古人称之为[绿叶红镶边]。” 说这通话的时候,常式余也在侧着脑袋听着,不仅是他,好像附近的其他几位客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看,旁边那位大哥要的[铁观音]就是乌龙茶中的上品,你可以过去看一下。”我终于把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如果泡好了,茶汤看上去呈琥珀色,喝到嘴里清香甘冽,很享受的。” “[绿叶红镶边],真有你说得这么美呀。”罗颂不信地晃着小脑袋。 虽看罗颂长得不像小女孩,但听了她说话,就能猜到年龄不大了。 常式余不是超人,不免也会觉得小姑娘有趣,总算开口了:“不错,小meimei,你哥哥说的有道理,过来看看吧。” 罗颂也真不客气,真的就跑过去坐在了常式余旁边,饶有兴趣地盯着他的杯子看。 常式余被勾起谈兴,指着杯中物:“小meimei,看看吧。[乌龙茶]茶条卷曲、壮结,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是优质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 罗颂听得一吐舌:“大哥哥,我怎么听你说的这么玄乎。” 天啊,常式余也卖弄起来啦,居然跟罗颂玩起了文言文,难道嫉妒我一个人占尽了风光? 可以想见,一个好茶者不应愿意落人下风的。 似对我吹嘘[龙井]有所不满:“[铁观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不像龙井那样,古人形容‘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喝两次之后味道就没了。” 说完,他拿起旁边的一个杯子倒上茶:“来,尝尝,喝下之后保管舌尖茶韵散布四肢百骸,通体舒泰。” 常式余不是普通的饮茶人,而是真的对茶有研究。 罗颂非常大方,端起杯子装模作样地喝了几口,晃着小脑袋:“真的不错,哥哥,你要不要尝尝?” 别看年龄不大,罗颂真是出奇的灵光,我和云希计划很久也没能接触到的目标,她不费力气就做到了。 就怕他不开口,目的就在这儿。 机会来了,终于可以顺理成章地接近常式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