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被低估的君主刘邦以及我最爱乳的鲁霸王 (第5/7页)
占领了废丘周边大致后来扶风郡的地盘。章平自漆败走之后又纠合剩余的三秦军队进攻咸阳企图支援章邯,围城二十日不下反为曹参所破。至此章邯基本被打残,三秦完全陷入被动 接下来就是收割胜利成果的时候,汉军先是东进消灭司马欣等人,后是西进略地,消灭章邯的有生力量,最后便是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可以看出,一度让陈胜起义失败的章邯面对刘邦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或者说,面对刘邦为首的西汉功臣集团没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不管如何,刘邦绝对是实际领导者,战略制定者! 网上所说的韩信痛扁章邯属实是无脑之作。 而且注意时间,注意cao作,可以说还定三秦是大战略,大战术的一场教科书式的战役。 其中,令人讥笑不已的还有项羽的神cao作。 项羽相信刘邦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于是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 我的评价是,脑残程度不亚于鸿门宴。 接下来便是突袭彭城。 世人都知道项羽破刘邦,但却不在乎刘邦破项羽,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根本无法理解。 明显,刘邦的突袭彭城的战略作用强于项羽。 其中,刘邦的政治号召力也体现出来。 他的召集盟友力。 关于我对政治号召力的理解,在我接下来的小说里可能会涉及。 就在刘邦平定了关中之后,刘邦前往了修武,此时恰好是陈平从楚国来投靠了刘邦,于是乎刘邦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就是项羽离开了彭城,现在彭城的防守空虚。所以刘邦认为这是东进彭城的最佳时机。 我认为,陈平在突袭彭城发挥的作用和韩信在还定三秦的作用是一致的。 真正的战略是由刘邦决定的。 但是在这之前刘邦还需要制造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讨伐项羽,正所谓师出有名才能成正义之师。当时是洛阳的三老提出建议,相遇残害义帝熊心,是大逆不道的举动。 就这样刘邦以此作为借口,发出檄文昭告天下,并且得到了很多诸侯的响应,其中主要的是两个诸侯,比如魏国的魏王豹,还有赵国的陈馀。 所以这时候的大趋势是诸侯联军攻克项羽,项羽本身就处于四战之地,另外齐国又不断牵制,其他诸侯见势则是观望,项羽陷入了孤军无援的境地。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能便是这个道理。 面对项羽的老巢彭城,刘邦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分兵三路再联合诸侯军攻向彭城。 首先是萧何出汉中前往栎阳(现在西安)负责调配粮草,军事部署则是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魏一路,从朝歌出发到达白马再南下定陶前往彭城。 中路军则是刘邦亲自带领,从洛阳出发再经过雍丘、雎阳抵达彭城。中路军的构成主要是联盟军,除了刘邦的军队之外还有着司马欣、董翳、司马卬、张耳、韩王信、魏王豹等等,所以这一直主要军队实际上鱼龙混杂。 最后一路则是来自南阳,薛欧、王吸、王陵等则是从洛阳南侧的南阳出发,前往宛城再抵达阳夏最后抵达彭城。 项羽啊,项羽,本来优势最大,结果变成这样,这和三国末年的讨董有何区别? 之后则是到了汉二年的四月,北路军也就是曹参樊哙一路开始分兵,樊哙带领一路攻克煮枣,曹参、灌婴等人则是继续南下攻克定陶,击败了龙且、项它,然后准备和中路军会合。中路军方面周勃作为前军攻克曲迂前往外黄,对此刘邦还迎来了彭越,恰逢北路军抵达,于是一起向彭城推进。彭城的主力军基本上都跟随项羽前往了齐国,因此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南路军就是在刘邦抵达肖、砀地区的时候成功会师的。 所以刘邦拿下彭城的时间非常迅速,从汉二年的三月开始誓师到四月份拿下彭城,部署到进军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之前刘邦却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算是一支疲惫之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是对比作战的距离,刘邦到达洛阳之前前往关中平定,并且二月份再一次从栎阳出发开始讨伐项羽,在这个过程之中刘邦还不断地收服诸侯,比如三月份时刘邦平定了魏王豹,然后前往河内俘虏了司马卬,最后再到达修武。而之后还是在三月份,刘邦开始誓师并且联合诸侯,四月份时刘邦则是亲自出发讨伐项羽。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刘邦要完成这么多件事,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机会,时刻都在忙碌着。 再来看看直线的距离,从栎阳到彭城的距离是760公里,也就是近乎一千五百里。而在当时来说这相当于是开了马达一样在运转,另外直线距离都这么长,中途刘邦还绕道平定了殷王、魏王等等,随后才回到了正轨。虽然刘邦在洛阳时采取了休息,但也不过是短暂的三天,弄了一个誓师大会。所以刘邦能够抢在项羽回来之前就拿下彭城,完全是因为不要命的打法,趁着项羽不在攻克。刘邦自认为军事不如项羽,故而才会心急如焚。 等到进入了彭城之后,刘邦总算是放下了心,开始日夜置酒高会。因此我认为刘邦的算盘就是希望闪电战拿下彭城,再利用项羽不能回援的劣势以逸待劳,所以才如此放松。然而让刘邦做梦都没想到的是,项羽也进行了闪电战,而且比刘邦打得还要漂亮。 我承认,项羽真特么是个战术天才,这招闪电战,用的是属实漂亮! 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以彭城为钓饵引刘邦上钩,然后奔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项羽的作战计是,要以3万骑兵歼灭对方56万大军,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 细看项羽本纪发现有一个关键字“项王‘乃’西从萧”,从乃字历史学家大胆推测,项羽3万兵力在刘邦军尚未全部入彭城时,已经到达彭城西南断其后路,等待刘邦全部入彭城给刘邦联军致命一击。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疯狂计划! 项羽选择的是早晨发动偷袭。选择早晨足见项羽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大军必然慌乱。 也就是我之前特别强调的炸营。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心,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 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 战役的战术意图是: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 其实面对着项羽的来袭,刘邦并不是没有任何一点准备。 刘邦攻陷彭城之后,也在积极应对项羽的回援,在彭城周围布置了极为严密的防线,他将战斗力最为强悍,且最为忠心的汉军嫡系部队布置在了彭城外围,其中吕泽(吕雉兄长)驻守下邑,以彭越为魏相进驻梁地,又令樊哙北攻邹鲁、瑕丘、薛,并驻守在今山东峄县、枣庄、邹县、曲阜、滋阳一带,并将最不靠谱、刚刚归附的各路诸侯三十万联军,留在了彭城附近的肖砀地区。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十万联军的废物。 对于背后突然出现的项羽大军,诸侯联军毫无防备,这支仓促组建、战斗力不强、忠诚度很成问题的军队,仅仅半天时间,便在项羽的攻击下,迅速陷入溃败。 楚军凌厉,猛不可当,汉军大败,四散逃命,楚军为报复首都陷落,以及汉军的暴行,展开无情的追杀。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