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一章 烟雨石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烟雨石湖 (第2/2页)

然后止不住伸了个懒腰。

    “上一次来石湖还是好几年前呢!”

    石湖当然比不上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北长仅4.5公里,绕湖一周也就十多公里而已。面积和杭州西湖相似,景色也别有一番风味。清时乾隆下江南,次次不忘石湖行,古时也曾有将石湖同比西湖的说法,北宋的范大成曾诗云:石湖也似西湖好,烦向苍烟问白鸥。两者的景色确有几分相似。

    从停车场出来,湖水的对面,横在眼前的是一顶长跨五十多米的九孔石桥。

    这座桥名叫行春桥,初建于什么年代因为时间太久远已经不可考,只知是南宋时重修,这里也是过去姑苏居民赏月的最佳地点。

    桥下九个孔,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七的夜晚月亮挂到特定的位置,因为小孔成像的原理,九个桥孔下都会有月亮倒映,正是所谓的‘九月一串’奇观,加上天上的一轮明月,十月辉映,被称之为“石湖串月”。正因如此,这里与平湖秋月、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相齐名,成为中国的四大赏月胜地。

    “可惜现在不是中秋,不然晚上赏月一定很漂亮。”碧君感慨道,她过去也不知道这些,是成了导游后恶补了知识才听说了‘石湖串月’的说法,说起来还真是不合格的姑苏人。

    “没关系,明年的中秋我们再来,以后每一年都能过来。”

    这话让人不免有些羞涩,让碧君有些不好意思接话。说起来两人到现在还没有互相告白过呢,但那理所当然的亲密又仿佛已经无需多此一举。这或许就是孙若涵对于将来的承诺,她心里也有些憧憬,片刻后轻轻嗯了一声。

    有些时候,人们需要一个确切的仪式来证明互相的契约。但有时候,心照不宣的默契,连告白也成了画蛇添足。无需用言语证明,将这些交给时间去考验。

    这样也不错。

    走在湖边的小道上两人都没说什么话,但安静并没有让气氛尴尬,反而有些享受这一刻的安宁。这片来自战国的古老湖泊,仿佛带着某种来自历史深处的魔力。

    石湖邻着上方山,战国时这里是吴越相争之地,越王勾践兵败后卧薪尝胆,最后带着大军前来复仇,正是沿着这里冲向胥门,一举攻入了姑苏城。

    当时越国挖了一条河用来运兵,因为是越国举兵来犯之地,行春桥下的这条河于是被姑苏城的百姓叫做“越来溪”,正是如今此地越溪地名的由来。至此,吴国自泰伯起传二十五代,在夫差手中断了国祚。

    这片石湖见证了吴国的末路。吴灭于越,越灭于楚,至秦始皇一统六国。

    而这里依然是一片陌上江南的风景。年年柳色,梦云烟树,仿佛独立在了时间轴之外。

    但石湖的历史远不止如此,在湖旁的上方山上还留有一些西周时的遗址,远比吴越争霸更久远,那是姑苏城尚未建造之前的遗迹。泰伯奔吴,在无锡梅里造了第一座城,当时在石湖这里又修建了什么呢?不,或许不是泰伯,而是更古老的原住民。

    遗迹在山岭间大约有十处,都建在诸峰的最高处。有说是西周时吴国的烽火台和藏兵洞,也有说是祭祀用的祭台,洞里曾出土了陶罐、青瓷等器物,年代是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

    近三千年的历史,也让这里披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

    “除了吴淞江两岸大量出土的崧泽时期和良渚时期的墓葬群外,石湖应当是这片土地进入奴隶制后保留的最古老的遗迹了吧。”

    孙若涵的感慨让碧君一时有些神往,数千年的时间跨越,哪怕再平凡的事物也会变得伟大。

    人们总是向往爱情的永恒,但世间没有永恒,只有时间本身。

    人的感情在时间面前永远是脆弱的。无需用千年这样夸张的宏观尺度去衡量,哪怕只是三五年,也有太多人无法经受住考验。

    这时一辆巴士在旁边停下,陆陆续续下来了不少香客,多是些上了年纪的妇女。上方山的楞伽塔寺,每天都会有香客去上香,只因为心中有所求。

    芸芸众生,总是踏不出这六道因果,求不得、放不下。

    “呐,碧君,你知道吗?我曾经输过一次,输给过时间。”孙若涵并没有转头,他望着那片湖说道,“不过我还想再试一次,就一次,哪怕作弊也好,一定不会再输了。你能够再相信我一次吗?”

    孙若涵突然没头没脑的话让碧君有些疑惑。虽然不明白,但她并没有迟疑,轻快的点点头。

    “我一直是相信你的呀。”

    没错,她始终是这样,从没有变过。有人说爱情会让女人变笨,但并不是这样,她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花言巧语,只是因为付出的真心从一开始就赌上了一切。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永恒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