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香山匠人 (第1/2页)
深夜,已经是新旧之日的交替之时,桥下江枫园畔却游人如织。 孙若涵没有挤入游人中,只是孤身站在何山桥上。在某一刻,耳畔突然传来了钟声。 当、当,寒山寺的大钟不紧不慢悠悠地奏响。钟声不绝,伴随着鼎盛的人声。这108声的钟响意味着2006年的辞别。 2007年的元旦到了。 走在路上不经意间闻到一阵幽香,寻香望去,不知何时枝头开出了点点颜色。红的、白的、黄的。 “是腊梅花啊。”不知谁感叹了一声。 无论天气多冷,似乎只有等腊梅花开了才让人有在冬天的实感。若是下点雪会更应景,但在姑苏城下雪总是奢侈的,数年才会遇到一个白色的冬天。所以哪怕冰雪出行不便,大人、小孩也都会因为白色的精灵从空中飘洒而激动。 可惜今年的天气似乎并没有要下雪的意思。 “要去看雪吗?” 元旦的清晨早上接到孙若涵的电话,听他突然这么说,看着窗外一片晴空的碧君心里不明所以。 “好啊。” 但依然这么愉快的答应了。 冬至已经过了好几天,那场宴会过后,客人散去。太阳花园似乎有些不同,是生意更好了吗?碧君不能确定,因为每当她去咖啡厅的时候,依然是不会有其他客人,所以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 今天孙若涵没开车,两人在碧君住的小区门口碰面之后,孙若涵就带着她往外走,碧君没多问,跟在他身后走着,就这么到了高架下的公交站。 “是坐公交车吗?” “对。” 碧君心里有些诧异,并不是对公交有微词,只是有些意外。上一次坐公交是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学生时代了吧。小学、初中,记得高中后父母放心让她骑自行车上学之后就没有再乘坐过公交,毕业后又换了小电驴。那简直就像是回忆中的交通工具,让人有种梦回学生时代的奇特感觉。 “64路,这班车的班次时间挺长的,可能要等一会儿。” “嗯。” 公交站台的人不多,零星的几个人,在到站了几辆车后也都被接走了。两人要等的64路却迟迟没来。若是等着上班大概早就心急了吧?果然公交车不太适合现代的节奏。不过没关系,今天的他们并不赶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消磨。这种在站台的悠闲感觉反而让人放松,两人安静的坐着,看着各式的汽车一辆辆在眼前驶过。 汽车排着队,私家车、出租车、工程车、救护车,时而空闲,时而排起长长的车龙,就像火车一样。 眼前的画面让碧君突然生出了一种即视感。 “以前我们也这样看过火车吧?”她突然带着少许的惊奇说道。 曾经他们住在山塘的古巷中,河岸的小路连着铁桥,与铁轨交错。于是看火车一列列驶过也成了一种日常的消遣。 孩童对于火车总是抱有一些奇特的想法,那时的天真,总是期待着一切的未知,而那长长的列车仿佛能够一直驶向无限远方,能够符合孩童对未知探索的所有幻想。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坐上,或许就能去到世界的尽头。 “嗯,我们还一起数过火车车厢。” “对,好长啊。”找到了两人共同的回忆让碧君有些开心。 什么时候开始对火车没有感觉了呢?大概是读了大学真正坐着火车的那天吧。看着乡土一点点远去,心里生出的眷恋早就淹没了期待,才意识到远方好像也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爱着的永远是自己的家。无论是节假日、寒暑假,甚至恨不得周六周日都买张火车票往家跑。 真够没志气的,不过管他呢。恋家总没什么值得诟病。 孙若涵呢?他还和以前一样,喜爱着火车吗?眼前仿佛还能看到,在火车远去后,在铁道旁追着奔跑的那个小男孩的身影。 这时,碧君的视线被挡住了。 “走吧,上车了。” “啊?哦。”她后知后觉的,才意识到挡住自己视线的就是两人等了20多分钟的64路公交。不过此时她却有些可惜,只觉得坐在站台多看看汽车也不错,有些兴致被打断的遗憾。但这样的遗憾并没有持续太久,待汽车起步后就被她抛在了脑后。 车上的人并不多,两人找了个靠后的联排座位。 “会坐很多站,如果累了的话可以休息一下。” “很多站吗?”碧君抬头看了一眼车壁顶端的路线图,突然灵光一闪,“啊,是要去终点站香雪海吗?所以你说的看雪,是看梅花呀!” 白梅雅称香雪,正如郭沫若所言: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 “挺聪明呀。” “哼。”碧君得意的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