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第222章 改变历史,重建邺城和晋阳,热河简称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改变历史,重建邺城和晋阳,热河简称赵! (第4/6页)

服呀。

    朱祁钰缓缓道:“等未来热河完成初建后,朕会将宣镇移入热河……”

    他下意识说出了真心话,赶紧回头看朝臣。

    见他们苦思冥想,没注意到他的话。

    才松了口气。

    朝臣却在琢磨,皇帝用邺都,是否有立第三京师之嫌呢?

    “宋太宗这个狗王八!”

    “自己打不过人家,就焚毁了晋阳城!”

    “好在太祖皇帝英明,没供奉他的狗派位!”

    “要是供奉了,朕直接把他踢出去!”

    “狗东西!”

    “不当人子的狗东西!”

    朱祁钰最讨厌这位驴车漂移的战神,他和朱祁镇一路货色,还不如朱祁镇呢。

    太祖皇帝更牛,只供奉十位皇帝。

    十位俱是我华夏人杰!

    可见太祖皇帝眼光之高。

    “陛下切莫动气,既然晋阳城已经焚毁几百年,您生气也只是伤害自己,不如咱们重建晋阳城便是。”

    胡濙劝慰道。

    “宋太宗的陵寝可有人守护?”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

    “回陛下,毕竟是前朝皇帝,又是我汉人皇帝,自然是守护的。”王竑苦笑。

    这是皇帝之间的事,他们哪敢置喙。

    “推平了!”

    “狗都不如的皇帝!”

    “留着作甚?”

    朱祁钰目光森然:“弱宋弱宋,有资格承受香火吗?”

    “整个弱宋,也就宋太祖一位人杰,其他皇帝,都是屎!连屎都不如!”

    朝臣慢慢站起来,跪在地上。

    胡濙苦笑道:“陛下,何必和先人置气?如今已经是大明了,不必纠结前朝旧事了。”

    “老太傅说得对。”

    “罢了,不提这个狗东西!”

    “诸卿好好思量,赵国的古地名,消失的地名,都可以找出来用。”

    “新城没有历史,咱们就给他们编造历史出来。”

    朱祁钰看向起居郎:“起居郎,过来!”

    在养心殿角落的起居郎爬过来:“陛下。”

    “你是史官,可知如何编造历史?”朱祁钰问。

    起居郎叫车述,侍奉皇帝八年了。

    苦笑道:“陛下,如何编造历史呀?对照原有历史,一看便知呀,总不能把原历史焚毁了吧?”

    “那绝对不行!”胡濙疾声道。

    朝臣都站起来。

    可不能毁了历史啊。

    “自然是不能毁掉历史的,只是创造出一些历史,比如李牧,李牧北击匈奴吧?”

    “只要改变一下地名,那么热河,就是汉地,因为这是春秋时期的故地,是我汉人祖地。”

    皇帝的意思是,把天下都装进先秦里。

    用先秦的故事,替换掉原有历史。

    “那、那我汉人的血统岂不断了?”起居郎难以理解皇帝的脑洞。

    “断个屁!”

    朱祁钰想抽他:“老太傅,您去召集一批善于修史的官员、文人,年后就开始编纂热河的历史。”

    “朕要让赵国的历史,出现在热河,还不能断了我华夏文明。”

    “只需要告诉后人,热河是我汉人故地,在热河生活的人,都是我汉人后代。”

    胡濙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盈盈跪下:“老臣遵旨。”

    车述则满脸懵,您多此一举为了什么呀?

    再说了,您修改汉史,也得修改匈奴、突厥,甚至蒙古的历史,不然不统一呀。

    一处错了,就是处处错。

    全是漏洞的。

    “你是不是傻啊!”

    朱祁钰真想抽他:“匈奴、突厥、蒙古有历史吗?他们会修史吗?蠢货!你见过哪个胡人修史了?”

    “修史的胡人,都被汉化了!”

    “枉你读了那么多书!”

    “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蠢货!”

    “滚滚滚!”

    朱祁钰懒得跟他废话,转过头看向胡濙:“老太傅,朕苦心造诣找地名,修改历史,为了什么呀?”

    “为的就是让此地彻底汉化。”

    “只有有了历史,才能让人彻底归心啊。”

    “新移民过去的人,才能有了根儿。”

    胡濙跪在地上:“老臣懂陛下的苦心,但陛下cao之过急了。”

    “按照您的规划,热河建城四府,起码需要三年时间。”

    “再移民填充,需要十年啊。”

    “等人心彻底安稳下来,恐怕要三十年。”

    “到时候,无论叫什么名字,他们都是汉人了。”

    朱祁钰却不赞同:“老太傅,汉人的归属感,来自方方面面,文字、城池名字、人的名字是最重要的部分。”

    “您不能只考虑眼前。”

    “等朕没了,也许大明会再次走下坡路。”

    “等大明不再辉煌时。”

    “那些和我们长得不一样、说话不一样、甚至地名都是人家的古名的人呢,会不会闹着造反呢?”

    “大明疆域如此辽阔,一旦造反,就是四分五裂的局面。”

    “朕不敢想啊。”

    “苦心造诣,打下来的疆域,最后分崩离析。”

    朱祁钰想的更远。

    因为他看到了!

    若人全是汉名,若全说汉话,会有造反的一天吗?

    不会的,因为他们会彻底认同华夏文明。

    会遵从皇帝。

    哪怕是造反,那也是窝里反,最后还是汉人做皇帝,不会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